1、项目基本情况
稻米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之一,全世界半数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食物。我国是世界水稻产量最多的国家,年产稻谷近2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7%。稻米是我国第一大农产品和粮食品种,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长期以来,我国稻米加工仅处于一种满足口粮大米需求的初级加工状态,有效利用率只达60~65%,副产品深加工利用极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稻米全身皆是宝。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利用,稻米除提供人们主食大米之外,还可转化为营养丰富、生理功能卓越的健康食品原料,为现代文明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资源,又可转化为优质廉价的医药、化工等工业原料。所以,稻米加工业是经久不息的产业,如能有效实施综合利用,引进创新技术,必将给稻米加工业带来新的机遇。
市场分析:桦甸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大米生产基地,已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53.78万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4.7万公顷,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9.4%。水稻平均每公顷单产7吨左右,年总产量在90~100万吨之间。以2004年为例,全市粮食总产量300.2万吨,水稻产量为100.8万吨。其中:本项目所在地的永吉县水稻播种面积达2.1万公顷,水稻产量17.1万吨(2006年),生产的稻谷大部分被就地加工成大米,稻米质量达到绿色食品A级、AA级标准。现拥有稻谷及工企业在10家以上,但都不具备经济规模。据统计,我国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总数约达八亿多人,占人口总数的60%,户数多达三亿户,我国城乡居民每人每年消费粮食大约430斤,如按每人每月消费大米40斤计算,我国每年直接食用稻谷及其制品不低于1.2亿吨。吉林市城市人口约197万,每年消耗大米预计达到34万吨左右。本项目达产时生产能力仅2万吨/年,即使本公司产品全部在当地销售,也只能占到本埠大米销售市场份额的0.6%。
有机水稻规模化生产,要采用:“严、稀、浅、勤、精”五字措施。严:就是在有机水稻栽培全程各个环节严格执行OFDC有机生产标准,秧苗培育一律采用大棚、钵体盘和两段式育苗。稀:就是稀播种子,稀插秧。育苗棚内每平方米播发芽种0.15—0.2㎏,稀插秧,采用宽窄行规格(12+8)×6寸,每穴只插两至三棵苗。浅:就是浅插秧,浅灌水。插秧时秧苗根部入泥即可,出穗前本田灌水深度不超过3厘米,并要间断晒田。勤:就是勤通风,勤观察,勤灌水,勤断水,勤晒田。精:稻作生产全过程精工细作,精心管理,精诚合作。
桦甸市位于吉林市南部,空气污染以锅炉烟气和扬尘为主,其NO2、SO2等化学污染气体浓度范围TSP在0.10mg/m3、SO2为0.007mg/m3以下。该区域TSP、NO2、SO2三项指针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要求。桦甸市地上水主要以松花江水系为主。水体各项监测指数均达IV类,基本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V类水质要求标准。
2、项目建设内容
占地面积(水田)807公顷,主要建设万吨生物质肥料和2万吨有机稻米。
3、项目投资额
项目总投资1.2亿元。
4、项目建设地点
桦甸市金沙镇。
5、项目合作方式
独资。
6、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桦甸市经合局
联 系 人:潘会
电 话:0432-66221983
传 真:0432-66221983
邮 箱:hd622198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