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本项目产品主要集中在贝类、虾类、鱼类、海带、紫菜等种类,产品分三个系列:①海参、鲍鱼类高档产品;②贝类、虾蟹海带等综合加工产品;③海产品罐头、调味品等。此类海产食品试用范围极广,符合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要求,成为高价值商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1.2 市场前景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逐渐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现在很多人已经很少吃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品,转而青睐于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因此人们对海产食物的需求日渐提升。
海产品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所以它深受人们的偏爱,尤其是儿童和成年人。在西方国家,海产品食物的重要性仅次于牛肉及禽肉,成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据有关数字显示,西方国家每人每日摄取蛋白质的12%来自于海产品食物。按照目前的趋势,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全球海鲜需求量将由现在的每年2400万吨增加至2015年的每年3800万吨。
在全球天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海鲜的供应也收到了挑战。全球海鲜的捕捞量始终维持在每年90万吨左右。但是不少研究表明,很多海产已经达到了捕获极限,若不加以限制,它们都将消失!因此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有限的天然资源,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措施以打击过量捕捞和非法捕捞行为。由此也导致了海产品的捕捞数量在逐年下降。
从上述资料中,已不难看出,国际海产品市场已经达到严重的供不应求,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海产品的刚性需求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又由于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各国出台了各种限制捕捞的措施,从而导致海产品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
再来看看我国的情况,中国海鲜产业、捕捞、生产以及加工集中在一些地区中心,特别是在北方的沿海城市大连和青岛以及南方的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附近。省会在青岛的山东省位居中国海鲜生产业的首位。
2014年我国海鲜总产量为3296.2万吨,产量较2013年同期增长5.01%,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量比例为51:49;2014年我国海鲜进口量为273.1万吨,进口数量同比增长1.94%。2015年,中国的海总产量为3506万吨,同比增长6%。2015年,中国海鲜进出口总量559万吨,其中出口总量293万吨,占进出口贸易比重51.1%。
全国的海鲜消费量主要集中在我国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等沿海省份,西部地区由于受到消费能力和传统饮食文化影响,海鲜消费尚处于很低的水平。2014年我国海鲜出口总量为285.4万吨,出口同比增长2.59%;国内海鲜产品表观消费量为3283.9万吨。2015年,中国海鲜产品表观消费量3491万吨,同比增长6.3%.
由此可见,我国海鲜产量巨大,足以填补全球海产品市场上的空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规划预测到2020年,海洋渔业基础设施状况显著改善,物质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海水养殖生态健康高效,渔船数量和捕捞强度与渔业资源可再生能力大体相适应,海水产品供给品种丰富、质量安全,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渔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形成生态良好、生产发展、装备先进、产品优质、渔民增收、平安和谐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十三五",我国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海洋,国家也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高效综合利用,将极大促进我国海鲜行业,预计至2020年我国海鲜产量将达4841万吨。
从市场定位上,国内市场方面重点是东北、内蒙,然后扩展至长江以北地区;海外市场:重点是韩国、日本,然后扩展至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地区。
从市场销售渠道上,首先是主打韩国市场,和龙市和韩国的地方文化相近,以此为依托,再利用朝鲜清津港带来的运输便利,打通韩国市场。下一步,以韩国市场为中心,逐步拓展到日本及其他东南亚国家。
该项目具有投资规模中等,可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周期短;具有劳动力、技术、制造成本等优势,可采取差异化的低成本市场战略。
1.1.3 技术分析
即食海参主要利用海参自溶酶技术,海参极强的自溶能力,使其保险、贮藏、运输和加工等环节存在诸多的技术难题。由海中捕捞的活海参出水后若不采取措施会化成液体,为了便于保存,多把海参制成干品或盐渍产品。传统的干制或盐渍海参食用时需要进行脱盐、发制,处理过程繁琐,营养成分容易流失;特别是海参本身胶原蛋白含量高的特性,造成其较大的烹调难度。利用海参自溶酶技术,生产方便味美的即食海参产品,简化了食用海参的复杂过程,克服了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海参容易脱水、失去原有的形状、硬度和弹性的难题。
海参全粉食品,以天然全海参为原料,充分利用了在原始海参加工中被扔弃的肠、卵等废弃物,利用海参体壁特别是组织细胞中的细胞酶在特定的控制条件下进行自溶,是已开发“海参肽胶囊食品”技术的发展和提升,最大限度的保存了海参中原有的营养活性物质,减少了引用外源物质而产生的污染,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该项技术还采用了生物脱腥、超微细处理、微胶囊化、冷冻干燥等高新技术赋予产品滋味更鲜、营养更高、活性更强、绿色纯正的特征。
1.1.4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享有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优惠政策。另外,和龙市可叠加享受国家西部开发、沿边开发开放、民族贸易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等重点扶助政策;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了诸多政策优惠。
2、区位优势
和龙市位于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地处长白山旅游环线,铁路公路民航四通八达,距长白山天池176公里,距延吉机场70公里,境内设有南坪、古城里两个国家级陆路口岸。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穿境而过,内接辽吉黑蒙、外联日俄朝韩,占据了东北亚经济圈中的关键节点。
3、技术优势
本项目即食海参利用海参自溶酶技术,简化了食用海参的复杂过程,克服了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海参容易脱水、失去原有的形状、硬度和弹性的难题。
海参全粉食品充分利用了在原始海参加工中被扔弃的肠、卵等废弃物,利用海参体壁特别是组织细胞中的细胞酶在特定的控制条件下进行自溶,同时结合生物脱腥、超微细处理、微胶囊化、冷冻干燥等高新技术赋予产品滋味更鲜、营养更高、活性更强、绿色纯正的特征。
4、人才优势
延边州现拥有延边大学、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和龙市职业高中等大中专院校24个,每年可为相关行业培养众多人才。和龙市毗邻朝鲜,朝鲜劳动力资源储量充足,用工成本较低,茂山郡人口约为13万人,清津市人口约为70万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和龙已与朝鲜继承、大庆、绫罗岛多家贸易会社签订用工协议,可引进朝鲜劳动力近万名。
5、产业基础优势
和龙市生态环境优良,植被完好,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市之一,被联合国开发组织确定为“中国高科技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及深加工示范区”。边合区毗邻朝鲜,朝鲜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达400多种,海产品年捞捕量就达500多万吨。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产品方案及规模
1、海藻类即食方便食品、海产品软罐头、海产品调味品、鱼干、鱼肉松海产品,年生产规模为2000吨;
1.2.2 建设内容
1、项目选址:吉林省和龙市城区北侧工业集中区
2、建设占地10000㎡,其中建设综合办公楼1栋,建筑面积2000㎡;深加工车间1栋,建筑面积5000㎡;仓库1栋,建筑面积3000㎡。
3、新建1条海产品深加工生产线;1条海产品包装线。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费用名称 | 投资额 | 占总投资的比例% | 备注 |
1 | 建设投资 | 6000.00 | 57.16 | |
2 | 建设期利息 | 496.00 | 4.73 | 资本化利息 |
3 | 流动资金 | 4000.00 | 40 | |
| 项目总投资(1+2+3) | 10496.00 | 100 |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指标 | 备注 |
1 | 营业收入 | 万元/a | 10000.00 | 正常年 |
2 | 利润总额 | 万元/a | 2000.00 | 正常年 |
3 | 投资利润率 | % | 19 | 所得税后 |
4 | 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 | a | 7.2 | 包括建设期2年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本项目是响应地方政府号召,积极实施工业项目,间接改善地区经济,将产业形成产业链条,是为当地政府增加财政税收的一个新举措。最大限度拓展劳动力就业渠道,结合国策推进地区经济进程,建设海产品深加工产业,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就业,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5 项目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其他方式可面谈。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外方投资占60%,其它方式可面谈。
1.7 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和龙市城区北侧工业集中区,占地面积10000㎡。
1.8 项目进展情况
正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和龙市工业集中区
地址:吉林省和龙市城区北侧
法人代表:陈航发(管委会主任)
2.2概况:
和龙市工业集中区于2005年9月经省、州政府批准设立,成为我州早起批准成立的集中区之一。园区位于和龙市区北部,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园区目前共有企业15家,涉及矿产、电子、医药、食品、建材、木制品等产业。
管委会主任陈航发,男,1976年出生,汉族,吉林省和龙市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
2.3联系方式:
项目单位联系人:范伟
联系电话:0433-4239995
传 真:0433-4239995
邮 箱:hlsjhj@163.com
网 址:www.helong.go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