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延黄牛是具有耐寒、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强、屠宰率高、肉质优良等特点,可与国际知名的日本和牛、韩国韩牛相媲美。
延边是延黄牛的发源地之一。延黄牛的优良产肉性能,独特的肉质风味,可与日本的和牛、韩国的韩牛相媲美,在东北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该项目通过延黄牛良种母牛扩繁、示范与推广后,形成高性能延黄牛繁育群体,积极建立延黄牛安全生产基地,实施优质安全牛肉生产工程,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种源,繁育出更多的高产、高品质的肉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牛肉。不仅解决我省高档牛肉需要进口的问题,还能扩大出口,同时,为我省城乡人民提供绿色安全的高档产品,提升我省畜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本项目进行延黄牛良种母牛扩繁与推广应用,建立优势延黄牛母牛核心群;培育犊牛,研究掌握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并推广应用;根据延黄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脂肪沉积规律,建立高端牛肉产业化生产体系;建立优质延黄牛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并在延边州8个市县推广应用;建设年屠宰加工20000头延黄牛生产线,生产高档分割肉、小包装肉及牛皮、血粉等副产品。
1.1.2 市场前景
牛肉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消费比例增加最快的肉类之一。1980年,人均牛肉消费量占整个肉类消费量的比例约为2.24% ,这一数字到2011年已增加至7.27(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从消费比例上看,猪肉消费比例下降,牛肉、羊肉、禽肉等均呈现增长趋势,但牛肉消费比例的增长位居所有肉类消费之首。然而,从国际牛肉消费绝对数量上看,我国居民牛肉消费水平仍然较低,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加拿大、德国和英国等欧美国家人均牛肉消费量。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2014年全球牛出栏量为28711.8万头,其中中国牛出栏为4790万头,仅占世界产量的16.7%,2014年,我国牛肉产量达到689万吨,仅占到世界牛肉总产量的10%,远远满足不了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及我国牛肉市场需求的庞大潜力。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消费者对于牛肉的品质要求显著提升,优质高档牛肉产品在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十三五”时期,我国肉牛业发展空间无限广阔,是扩量提质的关键转型期。在我国,中档牛肉或优质牛肉的供给主要来源于生产工艺先进、卫生条件好、具有完整屠宰设备的正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正规的肉牛屠宰企业通常没有自己的养殖场或养殖场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屠宰需求,其活牛主要来源于进口。因此,生产优质牛肉的大型屠宰企业同样面临“牛荒”问题,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
在此背景下,优质牛肉生产企业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档牛肉市场需求,超市等现代销售渠道的优质牛肉断货现象经常发生,市场上中档优质牛肉的供给偏紧甚至不足。全国牛肉供给增长乏力的同时,高档牛肉的市场供应更为紧张。国内高档牛肉的生产正处于起步阶段,高档肉牛的存栏量和出栏量较少,只有少数企业具备生产高档牛肉的能力。而且,目前我国肉牛养殖还多以粗放式散养为主,牛肉品质和食品安全问题尚得不到全面保障,造成国内高品质牛肉产能不足,国内大部分高端牛肉的消费需通过从国外进口予以满足。
由于国内市场供应趋紧致牛肉进口维持高位。2010 年全国牛肉总产量为653.10万t,国内的高品质绿色牛肉市场规模为5.31万t,而国内自产的高品质绿色牛肉产量仅为1.31万t,自产总量仅占全国牛肉总产量的的0.2%,供应缺口4.0万t均需由进口解决。国产高档牛肉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量,各主要企业所占市场份额都较小。特别是近年来国外进口高档牛肉冲击国内高端市场,使国产高端牛肉面临竞争局势越来越严峻,因此加大力度发展国内优质高档牛肉产业化生产局势迫在眉睫。
从总体牛肉供应情况看,2000年至2010年我国牛肉年产量增长了140余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也上升到8.24%,但是牛肉产量的增长并不是来源于活牛饲养数量的增长,而是来自于屠宰出栏速度的提高。2000年到2010年我国活牛的出栏量由3806万头上升到4700万头,出栏速度远高于同期存栏增长速度;同期出栏率由29.98%上升到43.82%,严重超出25%的世界平均安全出栏水平。出栏速度的不合理提高,虽然短期内可以增加牛肉供给,但是长期而言则加速了我国活牛存栏量的下降,损害了牛肉产业发展的根基——牛源,从而限制了我国未来牛肉生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近几年我国牛肉产量一直徘徊在600万吨—650万吨之间,活牛养殖情况的恶化导致了牛肉产量增长明显乏力,牛肉后续供给潜力不足。
高档牛肉的市场供应更为紧张。除国产高档牛肉外,我国高端牛肉市场上还有国外进口高档牛肉以及部分走私牛肉。长期以来,我国对牛肉的进口贸易有着严格的控制,实施牛肉进口许可证制度。国家严格的牛肉进口控制政策导致了我国一直以来牛肉进口量很小(不足2万吨),获准入境的进口牛肉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少数几个国家,进口牛肉对我国高档牛肉市场供给影响有限。
世界肉类市场预测,世界牛肉市场的需求仍将保持上升趋势。目前国际牛源总体数量较少,产品价格较高。澳洲、新西兰产品主要供应给日韩、中东、台湾、欧洲等高价格区域;拉美国家受到美元贬值、通货膨胀、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牛源出栏量少;美国是全球最大牛肉出口国,美国爆发了疯牛病疫情后,截止到2012年12月24日止,美国牛肉出口的主要市场日本、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台湾省、香港特区等相继停止自美国进口牛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业界的市场分析认为,很多国家禁止从美国进口牛肉,必需要寻求新的供应货源,这样新供货源便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扩大,因此国际市场供货不足。我国牛肉消费量持续上升,除城市肉类消费仍有继续扩展的余地外,农村肉类消费是最有希望的潜在大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特别是牛肉的消费增长是不可逆转的。随着全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长,畜产品特别是牛肉消费需求成为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市场上对高档牛肉的需求量明显增加。
延边黄牛肉,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牛之一,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肉质细嫩多汁、鲜美适口、营养丰富等优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特别是在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地区有着广阔的市场。衍生的“犇福”牛肉已达到国际优质品质,具有丰富均匀的雪花点,肉质鲜嫩可口,富含28种氨基酸、肉味浓香鲜美,足以与日本和牛肉及韩国韩牛肉相媲美。“犇福 ”牛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观赏价值、赏味价值和功能保健价值,是适合老年人、中青年特别是体育运动员的优质食品。作为保健肉和功能肉,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犇福”牛肉的生产模式及其肉品具有很高的推广与生产价值,其依靠技术升级使延边黄牛生产出类似韩国韩牛的活体和肉质,属于产业技术创新产品。
延边黄牛在质量上具有特殊要求,主要是感官特征、理化指标以及安全要求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市场优势非常明显。
1.1.3 技术分析
1、进行延黄牛良种母牛扩繁与推广应用,建立优势延黄牛母牛核心群。利用同期发情、活体采卵、超数排卵、人工授精、体外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与手段,进行延黄牛良种母牛扩繁,结合生长性能测定,选留优秀延黄牛个体,补充进入核心群,进而形成高性能延黄牛繁育群体,构建延黄牛良种扩繁体系并推广,建设优质延黄牛母牛核心群。
2、培育犊牛,掌握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并推广应用。示范与推广延黄牛犊牛培育与早期断奶技术,减少母牛的泌乳负担,缩短可繁母牛的生产周期,实现一年一胎,提高延黄牛可繁母牛整体生产水平,满足社会对优良延黄牛的需求。一是通过妊娠与哺育母牛的营养调控,提高犊牛的初生重、母牛的泌乳量及犊牛的日增重;二是进行犊牛培育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三是进行犊牛瘤胃早期发育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3、根据延黄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脂肪沉积规律,建立高端牛肉产业化生产体系。应用超声波活体检测技术,掌握延黄牛脂肪沉积变化规律,并据脂肪沉积规律调控延黄牛不同生理生长阶段营养水平,建设高端牛肉产业化生产体系,期获得最佳投入产业效益,并推广应用,产生更广泛的效益。一是应用超声波活体检测技术及活体组织微量采样,阐明延黄牛不同生长阶段脂肪沉积变化规律;二是应用肉牛活体组织微量采样与分析技术,阐明延黄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脂肪组织生长与脂肪酸构成;三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阐明延黄牛脂肪组织中调控油酸合成关键基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 表达。
4、建立优质延黄牛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在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珲春市吉兴牧业有限公司、延边天一牧业有限公司建设优质延黄牛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一是推广应用延黄牛良种母牛扩繁技术,建立延黄牛母牛核心群1000头以上;二是推广与示范妊娠与哺育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缩短可繁母牛的生产周期,实现一年一胎,同时示范与推广延黄牛犊牛培育与早期断奶新技术,生产优质延黄牛;三是应用延黄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脂肪沉积规律,建设延黄牛高端牛肉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并在延边州8个市县推广应用。
5、建立延黄牛屠宰加工示范基地。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屠宰加工示范基地。
1.1.4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扶持措施。“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现代化畜牧业建设,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畜牧业将走向稳步发展的道路,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实现畜牧业现代成为发展目标。
近几年,我省畜牧业发展很快,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上升为主业,不再处于副业地位。“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畜牧业,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延边州已经把延黄牛作为畜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狠抓延黄牛产业的发展,制定了延黄牛产业发展规划。2005年,延边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延边黄牛遗传资源,促进延黄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了延边黄牛管理条例。“十三五”规划支持延黄牛产业发展政策力度将更大。
近年来,龙井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黄牛产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延边黄牛列为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措施抓好落实。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了重点倾斜,大力扶持养牛专业村专业户,鼓励全市各阶层发展黄牛养殖业,龙井养牛业发展迅速。
因此,该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省里及当地产业发展政策,将得到各方面的支持,项目产品是理想的、绿色饲料,是绿色畜产品生产的基础产业,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及价值。
2、区位优势
延边位于吉林省东部、美丽的长白山区,辖6市2县,幅员面积4.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4万,其中朝鲜族占36.4%,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近年来,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州人民的共同努力,各界朋友鼎力的支持,延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5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5.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442.2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完成368.6亿元,增长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0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7亿元,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亿元,增长9.5%;外贸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0元,增长7.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50元,增长8.1%;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前列。延边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概括起来讲,有六个方面明显优势:
一是区位独特。延边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边境线总长768.5公里。濒临日本海,图们江是我国通向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以珲春为核心,在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的周边,分布着俄、朝等国10个优良港口。州内有11个对俄对朝口岸和1个国际空港,年过货能力610万吨,过客能力290万人次,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面向多国开展旅游的边境地区。
二是交通便捷。延边交通基础设施齐备,已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相互衔接、沟通内外的立体交通网络。陆运方面,长珲及汪延高速公路、长图铁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等重要交通干线横贯东西,连通南北。州内8县市均有高等级公路相连,2015年全州公路货物周转量达55.5亿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21.9亿人公里,去年10月份正式通车的长珲城际铁路,更将延边带入了“高铁时代”。海运方面,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韩国束草国际陆海联运航线、珲春经朝鲜罗津港至我国上海(宁波)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营。航空方面,延吉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和韩国首尔、釜山、朝鲜平壤、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多条国内国际航线,2015年民用航空出港人数74.2万人,全年起降航班12567架次,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国际空港。
三是政策优惠。延边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向北开放的重要节点,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和“前沿”,同时享有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等至少6个“国字号”政策。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经济发展软环境测评始终名列我省前茅,是国内最适宜投资的地区之一。
四是资源富集。延边物华天宝,物产丰饶。长白山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和中药材基地,现有活立木蓄积量4亿立方米,野生植物3890种,其中药用植物850多种,参茸产量居世界第一,作为人参的主产区,2015年,年产鲜人参12446万吨,约占全省的42%;矿泉水品质优良,是世界三大名优矿泉水基地之一;煤炭、油页岩、石灰石、伊利石和金、铁、钨、钼等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开发前景广阔,2015年,全州规模以上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5亿元;延边大米、黄牛、食用菌、烟叶、蜜蜂、五味子、苹果梨等特色产品驰名中外,苹果梨种植面积5492公顷,是亚洲最大的苹果梨生产基地。
五是生态优良。延边坐落在长白山北麓,有山皆绿,有水皆清,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8处,森林覆盖率达80.5%,是吉林省乃至全国公认的“天然氧吧”、“生态后花园”和“最佳生态环境投资城市(地区)”,2015年达到AQI指数好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314天,是最美中国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城市,去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70.3亿元。
六是文化鲜明。朝鲜族勤劳勇敢、崇文尚礼、能歌善舞,延边素有“礼仪之乡”、“歌舞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全州已有93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和省级“非遗名录”,朝鲜族农乐舞是我国唯一列入“人类非遗名录”的舞蹈类项目。精美绝伦的民族歌舞、浓郁淳朴的民风民俗、独树一帜的饮食文化,展示出一幅绚丽多姿、赏心悦目的民俗风情画卷。正因为如此,延边被由新华网主办的“2015最美中国榜”正式授予 “最美中国魅力休闲之城”称号。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龙井工业集中区。龙井市是延边州县市之一,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东麓。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前沿,也是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和延龙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拥有便捷的交通区位,公路网伸延四方,公路有图乌、松老等干线与市内公路网相接,汪清至大蒲柴河高速公路从市区西部通过。龙井市境内铁路有五条干线穿越境内,朝开铁路和和龙线横穿市区,目前龙井站已开通客运,可前往二道白河、通化、沈阳、丹东以及延吉市。延吉机场位于龙井市东北部,与龙井市区相距13.5公里。龙井市市域内现有三合、开山屯二个国家一级陆路开放口岸,三合口岸距朝鲜清津港只有87公里,龙井距罗津港227公里,是经朝鲜进入日本海,走出太平洋的理想通道。项目区位交通运输十分方便,较适合建设该项目。
3、技术优势
本项目依托单位技术力量雄厚。通过延黄牛良种母牛扩繁、示范与推广后,形成高性能延黄牛繁育群体,建立延黄牛安全生产基地,实施优质安全牛肉生产工程,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种源,繁育出更多的高产、高品质的肉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牛肉。
本项目关键核心技术优势明显,具有延黄牛胚胎移植与现代繁育技术(MOET、OPU、IVF与ET技术),具有犊牛培育与早期断奶技术,具有脂肪沉积规律调控技术。
4、生态环境优势
龙井市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5%,成功列入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荣获省级生态市、园林城等称号,优良的生态环境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养殖条件,同时适合投资兴业。
5、产业基础优势
龙井素有“延边黄牛之乡”的美誉。龙井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系统完整,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天然氧吧”。龙井市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延黄牛的生长,饲料工业发展充分,粮食、草等饲料的供应量是充足的,为项目提供充足的饲料供应。但由于对草饲料的质量要求高,数量多,为实现高质量饲料的不间断供应,需要采取市场办法,要做一定量的饲料储藏,确保饲料的充足供应。
龙井工业集中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以及丰富的可开发资源,各项事业和建设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供电、供水、程控电话、广播电视、初级卫生保健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实现了起步阶段“六通一平”, 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产品方案及规模
项目达产后,建立延黄牛扩繁基础母牛群1000头,建立延黄牛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5个。形成年屠宰加工20000头延黄牛的规模,年产高档部位肉(牛柳、西冷、眼肉、臀肉、大米龙、小米龙、膝园、腰肉等)1366吨,小包装肉2599吨,牛皮19980张,血粉20吨。
1.2.2 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延黄牛饲示范基地5个、良种母牛扩繁车间、技术中心、饲料生产加工车间、屠宰车间、分割车间、冷库等。其中示范基地主要由牛舍(包括牛运动场)、饲料车间、饲草存放场、化粪池、肥料后型处理车间、库房、晾晒作业场及围墙等组成,合计建筑面积为155080平方米。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每个基地新建牛舍共20栋,每栋1125平方米,共计112500平方米。每个示范基地新建饲料厂、库房、青(黄)贮窖以及其他附属设施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共计30000平方米;良种母牛扩繁车间,建设4000平方米;生产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技术中心及实验室2000平方米;办公以及生活设施,建筑总面积3200平方米。新建晾晒作业场6000平方米,用于饲料晾晒等作业。新建屠宰加工厂1座,总建筑面积3880平方米,其中屠宰车间、分割车间等生产设施2080平方米,冷库、锅炉房等辅助设施1030平方米,办公室、食堂、车库等办公及公用设施770平方米。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详见表1)
表1: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费用名称 | 投资额 | 占总投资的比例% | 备注 |
1 | 建设投资 | 18350 | 88.22 | |
2 | 建设期利息 | | | 资本化利息 |
3 | 流动资金 | 2450 | 11.78 | |
| 项目总投资(1+2+3) | 20800 | 100.00 |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3.2 资金筹措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20800万元,拟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指标 | 备注 |
1 | 营业收入 | 万元/a | 30900 | 正常年 |
2 | 利润总额 | 万元/a | 5100 | 正常年 |
3 |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 | 12 | 所得税后 |
4 | 财务净现值(Ic=10%) | 万元 | 1374.35 | 所得税后(运营期10年) |
5 | 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 | a | 7.44 | 包括建设期2年 |
6 | 投资利润率 | % | 24.52 |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延黄牛生产性能的提高,有赖于良种母牛的培育与优质健康犊牛的成功培育。本项目建设通过延黄牛良种母牛扩繁、示范与推广后,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种源,繁育出更多的高产、高品质的肉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牛肉。项目实施后,通过培育良种母牛500头,可使二期快速繁育达1000头,经济效益明显。通过延黄牛核心群与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建立与推广,有利于延黄牛良种化、规模化高端牛肉生产,可壮大主导产业,促进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同时,可以拉动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营销业、服务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走了一条绿色生态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又增加了经济效益,有利于我省农业向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转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5 项目合作方式
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在肉牛养殖方面,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在基地建设方面,一是积极争取银行支持,二是积极申请国家和省里政策支持,三是合资合作,四是股份制。
1.6 项目建设地点
龙井工业集中区。
1.7 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已经确定。
2. 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地址:龙井工业集中区
2.2概况:
吉林延边国家农业科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13年9月由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第五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也是吉林省第三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核心区面积300平方公里,人口2.7万人;规划示范区面积42400平方公里,人口216万人,涉及龙井市的部分区域以及延吉市、图们市、和龙市、敦化市、珲春市、汪清县、安图县的全部区域。园区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将其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创业服务基地、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的产业发展基地、体制机制创新的科学发展试验基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创新示范基地。
2.3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李慧
联系电话:0433-3265009
传 真:0433-3265006
邮 箱:ljgyjzqd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