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山野菜长期生长繁衍在深山幽谷、茫茫草原等自然环境中,有很强的生命力,且具有未受污染的优越性。山野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A、B1、B2、C、D、E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人们采摘入菜,具有质地新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山野菜亦菜亦药,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有很好的疗效,能预防多种疾病。这是普通栽培蔬菜无法比拟的,是天然的有机食品。
1.1.2 市场前景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无毒、无污染、安全、营养的天然有机农产品销量持续增长,山野菜以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安全无污染而深受消费者青睐。许多前往山区农村旅游观光的人们都喜欢品尝当地“农家乐”经营户提供的以山野菜为原料制作的特色美食。各大酒店、菜馆也纷纷推出各种野菜佳肴。但由于山野菜生长季节性强、主要分布在山沟,采撷不便,且数量有限,因此市场上推出的山野菜食品的时令性强、种类单一,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该项目建设一个山野菜种植加工企业,克服山野菜的时令性、数量小、采撷不便等缺点,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饮食消费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山野菜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当今,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产品的食用安全有保障,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尤其是蔬菜的消费安全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消费需求将呈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山野菜是一种纯天然的无污染的野生蔬菜,营养十分丰富,适合大众口味,其安全食用性能是其他人工种植的蔬菜所无法比拟的,只要在加工过程中不再受污染,很容易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标准,因此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产品面临的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由于山野菜是一种野生资源,只能在一定的比较苛刻的自然条件下生长,其生产量相对稳定,由于受原料来源的限制,其加工产品的量也不会大起大落,市场竞争也就相对稳定,可以说谁占有了资源,谁就占有了市场。产品有很大的出口潜力。蔬菜是我国具有出口优势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在取消了关税壁垒后,又纷纷设置门槛很高的技术壁垒,阻碍我国的蔬菜出口。而山野菜由于本身具有很高的食用安全性能,在操作过程中更容易通过国外设置的技术门槛而顺利出口。我市每年生产的蔬菜达24.5万吨,多年来,只有加工的山野菜通过转口贸易约40%,出口日本、韩国。该项目建成后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反季节山野菜生产,将会为冬季市场供应大批山野菜。
1.1.3 技术分析
本项目以山野菜为原料,采用保鲜加工技术,生产各种山野菜即食品。
1.1.4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2015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的通知》,其中,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按照“六型农业”发展要求,以“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宜林则林”为策略,以发展“一村一品”为抓手,深度挖掘长白山特色农业资源潜力,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长白山特征、东部特点”的东部地区集约化绿色有机农业发展道路。
《延边州“十三五”规划》提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重点发展长白山生态食品、民族特色食品等两大主导行业,增强原材料集聚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食品深加工能力。
《龙井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发挥农副产品支柱产业地位,突出优势农副产品(食品)深加工产业基础,依托长白山丰富的资源和特殊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
因此,该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省里及当地产业发展政策,将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2、区位优势
延边位于吉林省东部、美丽的长白山区,辖6市2县,幅员面积4.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4万,其中朝鲜族占36.4%,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近年来,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州人民的共同努力,各界朋友鼎力的支持,延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5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5.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442.2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完成368.6亿元,增长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0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7亿元,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亿元,增长9.5%;外贸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0元,增长7.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50元,增长8.1%;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前列。延边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概括起来讲,有六个方面明显优势:
一是区位独特。延边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边境线总长768.5公里。濒临日本海,图们江是我国通向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以珲春为核心,在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的周边,分布着俄、朝等国10个优良港口。州内有11个对俄对朝口岸和1个国际空港,年过货能力610万吨,过客能力290万人次,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面向多国开展旅游的边境地区。
二是交通便捷。延边交通基础设施齐备,已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相互衔接、沟通内外的立体交通网络。陆运方面,长珲及汪延高速公路、长图铁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等重要交通干线横贯东西,连通南北。州内8县市均有高等级公路相连,2015年全州公路货物周转量达55.5亿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21.9亿人公里,去年10月份正式通车的长珲城际铁路,更将延边带入了“高铁时代”。海运方面,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韩国束草国际陆海联运航线、珲春经朝鲜罗津港至我国上海(宁波)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营。航空方面,延吉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和韩国首尔、釜山、朝鲜平壤、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多条国内国际航线,2015年民用航空出港人数74.2万人,全年起降航班12567架次,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国际空港。
三是政策优惠。延边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向北开放的重要节点,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和“前沿”,同时享有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等至少6个“国字号”政策。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经济发展软环境测评始终名列我省前茅,是国内最适宜投资的地区之一。
四是资源富集。延边物华天宝,物产丰饶。长白山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和中药材基地,现有活立木蓄积量4亿立方米,野生植物3890种,其中药用植物850多种,参茸产量居世界第一,作为人参的主产区,2015年,年产鲜人参12446万吨,约占全省的42%;矿泉水品质优良,是世界三大名优矿泉水基地之一;煤炭、油页岩、石灰石、伊利石和金、铁、钨、钼等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开发前景广阔,2015年,全州规模以上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5亿元;延边大米、黄牛、食用菌、烟叶、蜜蜂、五味子、苹果梨等特色产品驰名中外,苹果梨种植面积5492公顷,是亚洲最大的苹果梨生产基地。
五是生态优良。延边坐落在长白山北麓,有山皆绿,有水皆清,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8处,森林覆盖率达80.5%,是吉林省乃至全国公认的“天然氧吧”、“生态后花园”和“最佳生态环境投资城市(地区)”,2015年达到AQI指数好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314天,是最美中国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城市,去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70.3亿元。
六是文化鲜明。朝鲜族勤劳勇敢、崇文尚礼、能歌善舞,延边素有“礼仪之乡”、“歌舞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全州已有93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和省级“非遗名录”,朝鲜族农乐舞是我国唯一列入“人类非遗名录”的舞蹈类项目。精美绝伦的民族歌舞、浓郁淳朴的民风民俗、独树一帜的饮食文化,展示出一幅绚丽多姿、赏心悦目的民俗风情画卷。正因为如此,延边被由新华网主办的“2015最美中国榜”正式授予 “最美中国魅力休闲之城”称号。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龙井工业集中区。龙井市是延边州县市之一,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东麓。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前沿,也是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和延龙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拥有便捷的交通区位,公路网伸延四方,公路有图乌、松老等干线与市内公路网相接,汪清至大蒲柴河高速公路从市区西部通过。龙井市境内铁路有五条干线穿越境内,朝开铁路和和龙线横穿市区,目前龙井站已开通客运,可前往二道白河、通化、沈阳、丹东以及延吉市。延吉机场位于龙井市东北部,与龙井市区相距13.5公里。龙井市市域内现有三合、开山屯二个国家一级陆路开放口岸,三合口岸距朝鲜清津港只有87公里,龙井距罗津港227公里,是经朝鲜进入日本海,走出太平洋的理想通道。项目区位交通运输十分方便,较适合建设该项目。
3、生态环境优势
龙井市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5%,成功列入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荣获省级生态市、园林城等称号,优良的生态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山野菜生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4、产业基础优势
龙井市群山环绕,位于长白山脉,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度适中,雨热同期,气候温和。光能资源丰富,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旬邑发展山野菜种植加工的优势,境内天然山野菜资源十分丰富,常见的达50多个种类。同时,前多年以来,由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以采撷山野菜为食,可食山野菜范围不断扩大,而且群众也自发创造出许多山野菜加工工艺。而且龙井工业欠发达,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空气污染极为有限。所以发展野菜采摘精深加工项目条件十分充分。
龙井工业集中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以及丰富的可开发资源,各项事业和建设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供电、供水、程控电话、广播电视、初级卫生保健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实现了起步阶段“六通一平”, 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
龙井工业集中区针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管委会通过银行、担保、产权交易、小额贷款等融资服务机构,积极搭建融资平台,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融资提供条件和通道。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产品方案及规模
主要建设年产2000吨的山野菜即食品加工生产线。
主要以蕨菜、微菜、食用蒲公英、刺嫩芽、柳蒿芽、野芹菜以及马蹄叶等为主导产品。除此之外,还辅助生产麻辣萝卜干等产品。
1.2.2 建设内容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包括生产车间及办公、仓储用房,建储料库、冷冻库和成品库等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等。采用保鲜加工技术,建成后实现年产各种山野菜即食品2000吨。包括刺嫩芽、蕨菜、薇菜、食用蒲公英、柳蒿芽、马蹄叶等。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详见表1)
表1: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费用名称 | 投资额 | 占总投资的比例% | 备注 |
1 | 建设投资 | 4000 | 80 | |
2 | 建设期利息 | | | 资本化利息 |
3 | 流动资金 | 1000 | 20 | |
| 项目总投资(1+2+3) | 5000 | 100 |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3.2 资金筹措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5000万元,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指标 | 备注 |
1 | 营业收入 | 万元/a | 3500 | 正常年 |
2 | 利润总额 | 万元/a | 1350 | 正常年 |
3 |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 | 14 | 所得税后 |
4 | 财务净现值(Ic=10%) | 万元 | 802.79 | 所得税后(运营期10年) |
5 | 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 | a | 6.94 | 包括建设期2年 |
6 | 投资利润率 | % | 27 |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该项目符合国家的农业产业政策,符合国家和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是龙井市实现农业资源转化的重要工程之一,是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手段。建设项目社会效益明显,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城乡就业范围,也促进和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促进社会的稳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本项目的建设将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建设生态省的步伐,有助于建设一批地域优势明显、加工能力强、品牌效益突出、带动功能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有助于农产品开发朝着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市场牵龙头、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一方面壮大主导产业,另一方面也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我省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
1.5 项目合作方式
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一是积极争取银行支持,二是合资合作,三是股份制。
1.6 项目建设地点
龙井工业集中区。
1.7 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已经确定。
2. 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地址:龙井工业集中区
2.2概况:
吉林延边国家农业科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13年9月由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第五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也是吉林省第三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核心区面积300平方公里,人口2.7万人;规划示范区面积42400平方公里,人口216万人,涉及龙井市的部分区域以及延吉市、图们市、和龙市、敦化市、珲春市、汪清县、安图县的全部区域。园区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将其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创业服务基地、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的产业发展基地、体制机制创新的科学发展试验基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创新示范基地。
2.3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李平
联系电话:0433-3265009
传 真:0433-3265006
邮 箱:ljgyjzqd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