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健康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围绕发展人参加工、食品医药、保健品、粮食加工产业,结合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实际情况和优惠政策,建设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健康产业园区,为初创企业和创新企业建立孵化基地。项目总投资20190万元,项目建成后,建成1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办公楼24000平方米,及相关综合配套服务设施,为初创企业和创新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
1.1.2 市场前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产品的总需求急剧增加。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将成为21世纪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而在我国,健康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近十年来,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兴动力。据相关统计资料,目前我国共有药品生产企业7000多家,2013年市场销售规模近1.3万亿元,保健品生产企业3000多家。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长白山区,是地处中俄朝3国交界的边境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属近海洋性季风气候区。这里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冬暖夏凉,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珲春市森林覆盖率达85%,活立木蓄积量达5128万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达1000多种,拥有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珲春地区山川秀美如画,风景四季怡人,珲春市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珲春市丰富的药材资源是医药加工企业的生存基础,珲春同时具有资源与对外通道双重优势,可同时使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产品销往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以华瑞参业、美鑫高句丽、派高生物等企业为主导,建立具有珲春特色的保健产业,紧紧围绕将做大、做强珲春市健康产业,在生态药业模式下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产业规模、产业水平、经济效益均上新台阶,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大大增强。预计2016年珲春健康产业实现产值20亿元。建设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健康产业园区的构想正在逐步实施。
由于健康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健康产业极具有投资潜力,已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中一大“朝阳产业” ,健康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其主要驱动因素除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稳步提高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之外,还有: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居民保健意识的提高等。
1、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常是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并不断增加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这种人口转变是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的共同结果。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在80 年代之后迅速下降,这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关键性因素。
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一些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而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在2000年前后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 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点,缺乏经济基础,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中国的人口目前增长率在0.5%左右,但老龄化比率却在逐年攀升,2007 年老龄化比率已经超过了8%,根据预测,2020 年老龄化比率将达到11.2%,2040 年以后将达到22%。
不同年龄的人群对药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老龄人口疾病发病率高,且以重病,慢性病为主,老龄化比例的提高使得医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国外的统计数字表明,免疫力相对较低的新生儿和老年人是对药品需求量比较大的两类人群,而青壮年的需求则相对较少,尤其是5~15 岁的青少年,对医药的消费量最低。
根据SFDA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我国11%的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药品消费接近全国药品消费总量的50%。老年人人均用药是青年人均用药费用的3.7倍;可以粗略测算出,2010-2040 年,人口老龄化将给我国医药行业每年带来1.4%的行业增长。
2、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三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和人口向发达地区转移,城镇化在我国范围逐步展开。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1.27%,这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预计未来每年以1.2%的速度推进城镇化进程,到2020年前后城镇化率将达到60%以上。 按照卫生总费用来核算,城镇人均卫生费用也是农村的4倍左右。综上所述,未来城镇化将给我国医药行业每年带来3.6%~4.8%的增长。
3、消费升级,居民保健意识提高
从国际一般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也随着提高,导致用药水平会稳步上升,2000 年以来,我国城镇和乡村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也稳步攀升,2006 年达到7.1%和6.8%。预计未来每年将给我国医药行业带来0.3%的增长。
4、国家政策扶持
在政府层面,国家重视以人为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新的医改方案,和“健康中国2020”的健康发展战略。“全民医保”正在稳步推进,目前政府医保的指导思想是低水平和广覆盖,医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为医药市场创造发展空间。
1.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珲春是中国实施沿边开放的重要战略地和试验田,享有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中俄互市贸易区等多项优惠政策。2009年8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将珲春定位为长吉图卡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城市,赋予“先行先试”政策。示范区获批后,国、省、州各级部门出台了近300余项具体支持政策。2015年9月吉林省省委、省政府赋予珲春市地级市政府管理权限,并出台了《关于支持珲春市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涉及8各方面31条具体政策。这些政策覆盖面广、操作性强,珲春成为名副其实的政策高地必将助推珲春开放发展迈向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2、区位优势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面积约90平方公里,包括国际产业合作区、边境贸易合作区、中朝以及中俄珲春经济合作区四大板块。2012年4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正式批准在吉林省珲春市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并印发了《关于支持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在支持政策上,《意见》从财税、产业布局和投资、土地利用、境外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创新、海关监管及口岸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通关便利、专项资金支持等九个方面赋予了特殊的支持政策,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珲春市地处吉林省东部,北望俄罗斯,南邻朝鲜,现有3个公路口岸和1个铁路口岸与俄、朝相连,中、俄、朝、韩、日五国水路相通,是中国直接进入日本海的最近通道,也是中国从水路到俄罗斯、朝鲜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欧的最近点。以珲春市为中心,半径20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俄、朝两国的10个港口。其中,俄罗斯波谢特港距珲春口岸只有42公里,扎鲁比诺港距珲春口岸71公里,海参崴港距珲春口岸170公里,纳霍德卡港距珲春口岸340公里,东方港距珲春口岸350公里;朝鲜先锋港距圈河口岸仅36公里,罗津港距圈河口岸仅48公里,清津港距圈河口岸127公里。以上各港距日本新泻港、秋田港、金泽港等港口均在900公里以内,距韩国束草港、釜山港等港口在620公里以内。优越的区位条件使该区具备了沟通东北亚与欧亚大陆腹地经济联系的巨大优势。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立足珲春市、依托长吉图、面向东北亚、服务大东北,建设我国面向东北亚合作与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发展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桥头堡。
3、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珲春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全市土地总面积514538.33公顷,其中耕地28950.1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63%;园地1465.94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29%;林地434957.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4.54%;牧草地12518.9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44%。
水资源:珲春依山傍海,雨量充沛,水系发达,泡塘遍布,水资源十分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8.1mm,年降水总量为34.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361mm,河川径流量为18.02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3.86亿立方米,重复量1.3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利用水资源量1.2亿立方米。全境多年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58亿立方米。珲春市江河均属图们江水系,境内河网密布,平均每平方公里河长 4.3km,大小河流共有52条,其中一级支流5条,二级支流34条,三级支流11条,四级支流2条。
生物资源:珲春地处长白山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生物资源异常丰富。其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大,价值高,分布广。珲春境内有各类野生经济植物110科522种,其中已经查明储量的有52科135种。
药用植物:主要有山参、五味子、细辛、黄芪、刺五加、党参等。
食用植物:主要有蕨菜、薇菜、明叶菜、黄花菜、龙牙葱等。
野生食用菌:主要有猴头、松茸、木耳、元蘑、肉蘑、风蘑、樟蘑。
山野果类:主要有山梨、核桃、山葡萄、猕猴桃、松子等。
水生植物:观赏性水生植物主要为图们江红莲、敬信野玫瑰、芦苇、菱角等。
珲春境内有经济动物41科74种,鸟类有200多种。
其中数量较多的有中国林蛙、蝮蛇、貉、狗獾、麝鼠、松鼠、黄鼬、野鸡、榛鸡等。
药用动物:主要有梅花鹿、马鹿、熊、麝、刺猬、中国林蛙、蝮蛇等;
肉用动物:主要有野猪、野鸡、狍子等;
毛皮动物;主要有紫貂、水獭、猞猁、貉、灰鼠、麝鼠、黄鼬等。
4、产业基础优势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健康产业园区现有珲春华瑞参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珲春闻晓堂参业有限公司、延边美鑫高句丽饮品有限公司、吉林派高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珲春玉健科技有限公司、珲春长城菌业有限公司、延边宿元堂饮品有限公司、珲春绿源参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珲春晟齐参业有限公司、珲春龙裕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主要产品有红参、白参、大力参、西洋参、人参提取液、红参颗粒、红参蜜片参、红参茶、红参蜜、压块红参、红参片、红参香皂等,还经营鹿茸、林蛙油、山楂精等其他长白山珍及中药材。产品的主要功效为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改善记忆和睡眠、增强心肺和胃肠功能,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及自我修复能力,美容养颜。产品除销往国内各大中小城市外,还出口韩国等东南亚国家。
随着健康产业迅速发展,健康产业已成为合作区重点支柱产业。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特有资源优势,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园区为初创企业和创新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促进企业集群、产品集中,形成产业集聚,促进合作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5、基础设施保障条件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供水、供电、集中供热、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全面实现“七通一平”。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产品方案及规模
总建筑面积144000平方米,其中:标准化厂房120000平方米、办公楼24000平方米。全部用于租赁。
1.2.2 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厂区占地15万平方米,新建1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办公楼24000平方米。
2、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新建1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办公楼24000平方米,建设相关综合配套服务设施。
主要建设内容
序号 | 项目名称 | 单位 | 规模 | 投资规模(万元) | 备注 |
一 | 孵化工程 | | | | |
1 | 标准化厂房 | 平方米 | 120000 | 12000 | |
2 | 办公楼 | 平方米 | 24000 | 2400 | |
二 | 综合配套服务设施 | | | | |
1 | 道路工程 | 万元 | | 1750 | |
2 | 森林山北路 | 万元 | | 2210 | |
3 | 7号小区换热站 | 万元 | | 360 | |
4 | 15号小区换热站 | 万元 | | 309 | |
5 | 27号小区换热站 | 万元 | | 322 | |
6 | 7号小区开闭所 | 万元 | | 269 | |
7 | 15号小区开闭所 | 万元 | | 310 | |
8 | 27号小区开闭所 | 万元 | | 260 | |
| 合计 | | | 20190 | |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详见表1)
表1: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费用名称 | 投资额 | 占总投资的比例% | 备注 |
1 | 建设投资 | 20190 | 100.00 | |
| 项目总投资 | 20190 | 100.00 |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3.2 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单位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建成1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办公楼24000平方米,及相关综合配套服务设施,为初创企业和创新企业提供公益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
1.4.2 社会评价
自1992年,中、俄、朝、韩、蒙五国共同启动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以来,在合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图们江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合作领域持续拓展,合作方式不断创新,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取得显著成效,长吉图经济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好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是我国深入推进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朝鲜、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有利于探索我国扩大沿边开发开放的新路径,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有利于提升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1、建设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健康产业园区,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健康产业园区建设
建设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健康产业园区,通过产业集聚发展,延长健康产业链,促进企业向技术高新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国际化、环境生态化发展。发挥珲春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形成的珲春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并鼓励园区外的企业向园区聚集,提高园区的产业集中度,带动了全市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2、建设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健康产业园区,有利于加快培植龙头企业,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骨干企业群体
通过产业集聚和整合,围绕打造品牌企业,加快企业发展步伐,提供条件鼓励其成长壮大。同时,有利于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有利于充分发挥现有科研力量的作用,鼓励加工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进行科研开发,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向健康产业领域转移。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科研开发机构,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有利于加大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的引进。在重视“硬件”引进的同时,特别注意“软件”的引进,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人才和技术。
3、建设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健康产业园区,有利于加快培育品牌产品,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园区坚持创企业品牌与创产品品牌并重,走以产品品牌带动企业品牌,以企业品牌保证产品品牌的路子。引导健康产业企业开展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加大力度培植名牌产品。引导企业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逐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知名度。
4、建设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健康产业园区,有利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外向型健康产业
引导全市健康产业企业,重点开展了面向国内为主的招商活动,积极拓展欧美、东南亚等投资渠道。改善招商手段,利用参会参展、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扩大招商效果。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全力搞好项目的论证、筛选和储备,在引进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上实现了新突破。同时,大力拓展投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健康产业。
健康产业是珲春工业新兴产业之一,随着健康产业链延伸,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健康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可以提升第二产业比重,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可以解决失业人员和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升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具备显著的社会效益。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吉林省的产业政策,充分依托珲春丰富的特色资源,跨区域整合医药、食品、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发展人参加工、食品医药、保健品、粮食加工产业,全力打造健康产业链,发展创新型健康产业集群,着力引进大型制药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培育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最终成为珲春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国家北方健康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园区建成后将增加就业1万人以上,社会效益明显。
1.5 项目合作方式:合作、独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资金、技术。
1.7 项目建设地点: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已编制项目建议书。
2. 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吉林省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创业大街001号
法人代表:高玉龙(管委会主任)
2.2概况:
珲春位于吉林省东部、图们江下游,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与俄罗斯朝鲜陆路相邻、日本韩国海路相通,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倡导的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核心区。199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规划面积21.77平方公里。2000年4月和2001年2月,国务院又在珲春合作区内先后批设了珲春出口加工区和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2012年4月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正式获批,珲春又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包括国际产业合作区、边境贸易合作区、中朝珲春经济合作区和中俄珲春经济合作区等功能区,由珲春城区(80平方公里)和敬信镇区(10平方公里)两大部分组成。示范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区位、政策等优势,围绕“四大基地”建设,全力打造能源矿产业;新型材料产业;健康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商贸物流产业五大百亿级产业群。同时,依托自身优势,加强跨境合作,着力壮大木制品加工、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优势产业群体。谋划建设煤化工、多金属、海产品、木材、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温州工业、航空、健康产业、国际物流“十大产业园区”。预计到2018年底,国际产业合作区合边境贸易合作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5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0亿美元。整体经济实力比2013年翻一番。在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务实推动下,珲春享受国家赋予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兴边富民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中俄互市贸易区、首批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沿边城市、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支持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九大优惠政策。尤其国际合作示范区获批以来,国家海关总署、质监总局、国土、财政等32个国省州部门相继出台300余项具体政策支持示范区建设,珲春成为名符其实的“政策洼地”。
管委会主任高玉龙,男,1963年出生,汉族,吉林省通化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曾任通化团市委副书记,梅河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梅河口市委常委、副市长,通化市二道江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区长,通化市二道江区委书记,吉林省经济技术合作局(省图们江开发办)副局长(副主任)、党组成员。 2013年7月,任珲春市委书记、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2.3联系方式: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人:梁宇东
联系电话:0433-7612820
传 真:0433-7611103
电子邮箱:hzqjjfzj@163.com
网 址:www.hunchun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