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高档瓷瓦:据统计,200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房地产投资增长约在25%~30%之间。建筑业的需求和建设新农村等形势的发展,对砖瓦产品需求旺盛,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砖瓦产量每年将仍将有10%~20%的增速,建筑形势带给砖瓦行业新的发展机遇,新型烧结空心制品、利废制品总量继续增长,2008年烧结制品总量可达到1800亿块(折标砖)以上,各种利废产品总量达到1700亿块(折标砖)以上,蒸压制品总量可达到120亿块(折标砖)以上。未来,随着国家增加投资的拉动,瓷瓦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
工艺陶瓷: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工艺陶瓷品种繁多。其中最多的为居家装饰,据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调查,截至2008年7月21日,提供此类产品的信息多达11819条,可见供应商已经更多的考虑人们的生活消费这个巨大的市场。其次为商务礼品和各种装饰品的供给信息也比较多,达到3363条。
1.1.2市场前景
作为世界陶瓷生产、出口和消费第一大国,中国陶瓷业存在数量大而档次低、企业多而名牌少和实际市场竞争力弱等诸多问题。目前,中国大小陶瓷企业已突破万家,2008年全国陶瓷制品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1.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1%,累计销售收入1.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1%。对外贸易2008年我国陶瓷进出口总金额84.8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同比增长19.86%。其中出口金额80.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93%;进口金额4.48亿美元,同比增长3.44%。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及全球经济增速下滑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陶瓷进出口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根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陶瓷进出口总金额84.8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同比增长19.86%。其中出口金额80.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93%;进口金额4.48亿美元,同比增长3.44%。随着经济形势的转暖,陶瓷市场也将回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欧美、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地区。
1.1.3技术分析
1、产品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一般来说,陶瓷生产过程包括坯料制造、坯体成型、瓷器烧结等三个基本阶段。同时陶瓷生产过程的组成可按生产各阶段的不同作用分为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
2、购置设备
主要设备有陶瓷模具、窑炉、粉碎设备、混合设备、筛选设备、压滤脱水设备、干燥设备、成型设备、成型后处理设备、实验室设备、其它陶瓷生产设备等。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及必要性
(一)政策条件
国家对陶瓷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升级换代、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明显的效应。
(1)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加快陶瓷行业整合。陶瓷行业进入门槛低,生产企业遍地开花。近年来,一些优势企业借助眼前的重压,改变过去相互挖技术、挖人才,拼价格争夺市场的无序竞争模式,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转变过去以低附加值产品占大比重的出口结构,加大国内市场开发力度。把资源投入到技术革新而不是扩张规模上,真正走技术升级道路,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尽快使生产产品在国内消化,自主淘汰落后的产能,使陶瓷企业在内销市场方面争取市场。
(2)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近年来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和余热利用节能专利技术,行业能源成本下降四成左右。传统的陶瓷生产能耗高、污染重。陶瓷坯体入窑炉烧结前必须烘干,传统的方法除了利用部分窑炉余热,还要加上热风炉提供热量。泰鑫瓷业应用新技术对7座窑炉进行改造,不仅产品产量、质量大幅提升,每年还节约能源成本460万元。
(3)促进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人民币持续升值,迫使企业提高产品档次,实现产品更新升级,以提高产品单价来增加出口创汇收入。全国各家陶瓷企业全面升级产品,生产高级陶瓷,淘汰旧产品,开发新客户、淘汰劣质客户等,提高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价值。
(4)促进品牌创建、加快人才培养。宏观调控更是促使企业重视人才培养、提升管理水平,加快自主品牌的创新。
(二)相关技术优势
(1)RotocolorxxL印刷渗透釉技术:该技术在国内属于首创,用于生产全自由渗花产品。该技术改变了原先平板印刷呆板、干片一面的感觉,每片砖都是随机印刷,花纹很少出现重复,加上底坯的层次丰富,更能体现出自然天成的效果。该技术将在玻化抛光砖和玻化施釉砖生产中被更多地使用。
(2)一体化魔术布料技术:该技术通过特殊的电子模拟控制,模拟自然岩浆流动所形成的自然石纹肌理,可以实现对天然大理石的高度仿真。该技术设备专门针对当今世界上的珍稀、名贵大理石,如黑金花、莎安娜、卡拉拉等进行开发,可以生产出在色泽、花纹、肌理、质感、变化上都能与天然大理石相媲美的瓷砖产品。
(3)节能创新计划:为响应国家对新建建筑实施节能强制性设计标准,陶瓷企业已开始与国外专业供应商进行合作洽谈,计划将引进最新的挤出技术,使用特殊的模具成型,生产出各种保温瓷砖,并通过复合技术提高现有产品的保温性能。
(4)环保材料创新计划:陶瓷企业已开始进行环保瓷砖的开发,使用废石块、废石粉,以添加环保型树脂、黏结剂等材料来制造性能优良的再生型绿色环保产品。
(5)外部机构的合作计划:陶瓷企业多与陶瓷专业高等院校合作,着重功能性高新陶瓷产品的开发,并强化与国内外同行及行业内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与外部力量的联合,进一步加强陶瓷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三)现有条件及原材料来源
(1)现有条件
本项目拟设在大安市安广工业园区,占地30万平方米,有改造扩建的余地,园区交通便利,厂址周边公用设施齐全,具有“七通一平”(六通即供电、供水、供气、排水、供热、电信、道路,一平即厂区平整)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外部配套设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节省建设投资。
(2)原材料来源
项目主要原料为页岩土、瓷石、麦饭石、煤矸石、尾矿等。工业园区周边陶瓷资源储量可观,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资源。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方案及规模
项目主要产品为高级瓷瓦、工艺陶瓷等。高级瓷瓦具有坯体密实度高,吸水率低,不炸釉,热稳定性好等特点,产品的瓦脊底部结构能使雨水流出更顺畅,更迅速,因为欧式连锁瓦有头部高出部分,起着挡水作用,即使在水平屋面上也不会出现雨水逆流现象,独特的双重防水结构使全瓷瓦无论在强风暴雨地区或在10°以下的坡面使用,也都无后顾之忧,更有良好的隔热作用。
工艺陶瓷,也称艺术陶瓷,主要是指用陶瓷制作的花瓶、雕塑品、园林陶瓷、器皿、陈设品等,富含文化性。建设各类陶瓷生产线12条,总建设面积28.3万平方米。
1.2.2建设内容
本项目总投资7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57000万元,流动资金13000万元,占地30万平方米;新建厂房、车间、库房、办公楼、实验室、锅炉房等总建筑面积28.3万平方米;新购置生产设备陶瓷模具、窑炉、粉碎设备、混合设备、筛选设备、压滤脱水设备、干燥设备、成型设备、成型后处理设备、实验室设备、其它陶瓷生产设备等;新建生产线12条以及购置其他附属设施等。
1.3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预测
1.3.1主要经济效益预测指标济效益指标表
表1
名 称 | 单位 | 指标 | 备注 |
营业收入 | 万元 | 149500 | 正常年 |
利润总额 | 万元 | 32500 | 正常年 |
所得税 | 万元 | 2925 | 正常年 |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 | 21 | |
财务净现值(Ic=10%) | 万元 | 295000 | |
盈亏平衡点 | % | 40 | |
全部投资回收期 | 年 | 2.15 | 包括建设期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3.2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产品为高档陶瓷和工艺陶瓷,生产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在生产工艺上做调整,应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寻求项目的资源高效利用。
项目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符合国家节能环保上的政策,同时还能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解决部分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4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4.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7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57000万元,流动资金13000万元,具体投资比例如下表所示:
表2: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费用名称 | 投资额 | 占总投资的比例% | 备注 |
1 | 建设投资 | 57000 | 81.43% | 自筹 |
2 | 建设期利息 | 0 | 0 | |
3 | 流动资金 | 13000 | 18.57% | 自筹 |
| 项目总投资(1+2+3) | 70000 | 100% | 自筹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资金筹措
本项目资金来源均为招商引资,资金为自筹方式。
表3
资金筹措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资金分类及来源 | 资金额度 | 占总投资比例(%) |
1 | 项目资本金 | 70000 | 100 |
1.1 | 建设投资 | 57000 | 81.43 |
1.2 | 流动资金 | 13000 | 18.57 |
1.3 | 建设期利息 | | |
2 | 筹集资金 | 70000 | 100 |
2.1 | 建设投资 | 57000 | 81.43 |
2.2 | 流动资金 | 13000 | 18.57 |
3 | 项目总投资 | 70000 | 100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5 项目合作方式
独资
1.6 项目建设地点
大安市安广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