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本项目生产的高档陶瓷材料材料赛隆(Sialon),学名氧氮化硅铝或硅铝氧氮。是近三四十年,在传统硅酸盐陶瓷的基础上,出现了新一代无机非金属材料。赛伦的化学通式为Si6-xAlxOxN8-x 。在1700℃,x的极限值为4.2,在1400℃时,极限值为2.0,赛伦可以采用常压烧结或热压工艺制备,在氮化硅中添加氧化铝,用氧原子取代一部分氮,用铝原子取代一部分硅,生成均匀的固溶体并保持电中性。赛伦中(Si,Al)(O,N)4四面体构成,其构成方式和(Si,Al)O4四面体构成硅酸盐的方式类似。赛隆以耐高温、高强度、超硬度、耐磨损、抗腐蚀等性能为主要特征,因此在冶金、机械、汽车、光学、医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结构单元
1.1.2市场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冶金企业日益向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无(少)污染、低消耗等方向发展,因而冶金企业必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诸多的材料中,赛隆陶瓷材料不断被世界各国冶金企业所采用,且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钢铁行业高炉用赛隆材料及赛隆结合制品有很快的发展。国外已有超过61%的高炉采用赛隆材料建造炉体,国内也正逐步用高性能赛隆材料及赛隆结合制品代替原有的单一耐火材料。2012年全国产粗钢6亿吨,高炉每吨用赛隆类耐火材料为2.41kg,则折合需赛隆材料140万吨。
目前生产高纯赛隆材料多采用昂贵原料:Si3N4、Al2O3、AlN、铝粉、硅粉,通过高温热压,自蔓延燃烧法硅热还原、铝热还原或碳热还原合成,因而合成成本较高,工艺复杂,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有人用微波烧结法以高岭土为原料合成高纯赛隆材料,但这些工艺不可避免地产生Al2O3、SiC等杂质,影响了产品品质。本项目以废弃资源煤矸石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高纯赛隆材料,利用煤矸石为原料合成赛隆,不但能够降低成本,而且其致密度也能够达到传统粘土质制品的水平,可在工业应用中替代粘土质制品,实现了利用煤矸石制备高性能复相陶瓷/耐火材料的预期目标。 生产合成赛隆产品的力学性能优于传统粘土制品的高性能Sialon复相陶瓷/耐火材料,且柱状β-Sialon交织分布在基体中,能够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不仅满足我国高档陶瓷制品的发展和需求,而且可以替代进口;尤其是利用丰富的煤矸石废弃资源,实现了煤矸石高值化利用。
1.1.3技术分析
(1)技术来源及特点
本技术来自于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系统高技术联合推广中心,在传统硅酸盐陶瓷的基础上,应用了新一代无机非金属材料,叫氧氮化硅铝或硅铝氧氮,即赛隆(Sialon)。赛隆以耐高温、高强度、超硬度、耐磨损、抗腐蚀等性能为主要特征,利用煤矸石制备赛隆复相陶瓷,以铝矾土为骨料,利用金属硅替代部分碳作还原剂,以减少残留碳,使合成产物气孔率降低,致密度提高。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
(2)工艺流程:一步法(CRN)或连续法合成制备工艺 。
煤矸石→粉碎→检测成分→配料(校正,还原剂)→混 练→干 燥→装 窑→烧 成→初级产品→粉碎加工→精加工形成合格产品(根据客户、市场需求)
(3)本项目拟选用中科院的技术。
1.1.4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1)原料资源条件
项目所在地红梅镇资源丰富,这里蕴藏着大量“乌金”之称的煤炭,有吉林省第一大煤矿之称的梅河煤矿坐落于此,域内煤炭资源总地质储量1.4亿吨,其中低热值发电利用矸石储量5561万吨,煤炭资源储量8837万吨。露天可开采煤量258.82万吨。油页岩储量1560万吨,分布在红梅镇曲家村一线,尚未开发。矽土储量68万吨,已开发30万吨。
(2)基础设施条件
境内公路有六三线、富民线、富白线、三隐线、四红线、202国道和40公里专用铁路经过本镇境内,村村通公路,公路硬化达到20公里。有客运站1个。日发客运汽车90班次,日均容量3000余人次。有邮政局1处,代办所1处,邮政业务总量500万元,其中纯收入30万元。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40万份。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11290户,电话普及率85%;移动电话用户5万多户,互联网用户7000多户。现有有企业40家,职工1万人。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2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80%。实现工业增加值2亿元,比上年增10%。2011年末有商业网点700个,职工1950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3.8亿元,比上年增4%;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5000万元。
(3)自然条件
红梅镇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西南部,与市区相距15公里,北与国道202线相接,西与山城镇相连,南与柳河县相通,幅员面积94.4平方公里。红梅镇境内属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由南至北呈三级梯状。。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330~338米,最高点虎头砬子海拔420米,最低点中兴村海拔310米。镇内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6座。全镇有山林面积6501公顷,水面覆盖23797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生产 红梅镇的绿优水稻名闻遐迩。众多的人口,便利的交通条件决定了这里的商贸中心地位,市场活跃,商贸繁荣。是梅河口市西南区域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连续两年被通化市评为甲级经济强镇。
1.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2.1产品方案
年产20000吨高纯赛隆材料
1.2.2建设内容
该项目计划用地20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拟建设年产2万吨煤矸石赛隆陶瓷微粉及其制品生产线,以及相应地厂房、实验室、办公楼和生活等基础设施。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详见表1)
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亿,流动资金0.4亿元,暂未考虑建设期利息。
表1: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费用名称 | 投资额 | 占总投资的比例% | 备注 |
1 | 建设投资 | 16000 | 80 | |
2 | 建设期利息 | | | 资本化利息 |
3 | 流动资金 | 4000 | 20 | |
| 项目总投资(1+2+3) | 20000 | 100.00 |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经济和社会效益预测
1.4.1经济效益(详见表2)
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2亿元,利润5000万元。投资回收期(税后)5年。内部收益率(税后)18%。
表2: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指标 | 备注 |
1 | 营业收入 | 万元/a | 20000 | 正常年 |
2 | 利润总额 | 万元/a | 5000 | 正常年 |
3 |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 | 18 | 所得税后 |
4 | 财务净现值(Ic=10%) | 万元 | 9835 | 所得税后(运营期10年) |
5 | 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 | a | 5 | 包括建设期1年 |
6 | 投资利润率 | % | 19 | 正常年税后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能解决300多人的就业。能综合利用现有资源,并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该项目是国家863计划及科技攻关支撑项目,成本低,工艺简单,利润高,产品替代进口,市场需求大,生产过程绿色无污染,煤矸石高效利用,避免了煤矸石堆放形成的占用土地、环境污染的问题,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容易得到政府资助和扶持。
1.5合作方式
独资。
1.6需外方投资及构成
资金,设备等。
1.7建设地点
梅河口市红梅镇。
1.8项目进展情况
已探明煤矸石储量。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梅河口市经济技术合作局。
地址:梅河口市经济技术合作局。
2.2概况:梅河口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西麓,辉发河上游,是长白山区与松辽平原的交汇处,是吉林省直管县的改革试点。全市幅员2174平方公里,辖14个镇、10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303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其中城区人口35万,是吉林省域城镇二级发展轴的四个节点城市之一,东南部交通要冲和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全市共有工业企业625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户,形成了以能源、食品和包装冶金“三大产业群”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正逐步打造成为吉林省东南部最大的能源生产地、全国最大的果仁生产集散地、全国最大的鹅鸭肝生产地、吉林省东南部绿优米生产加工集散地、全国油田抽油泵管生产地、东北海绵钛生产地、北方电化铝生产地“八大生产加工基地”。
梅河口市交通设施发达。境内主要公路以梅河口为中心,呈放射状通往沈阳、长春、吉林、四平以及长白山腹地等地,时空距离在2-3个小时,可便利的承接两大都市圈的交叉辐射,又可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同时,梅河口市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梅河口市火车站是沈吉、长通两线的交汇点,是梅通(化)、梅平(四)梅杉(松岗)线的始发站,区域交通优势突出。
2.3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韩天楚
联系电话:0435-4250078;
传 真:0435-4237881;
邮 箱:mhkjh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