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基本情况
刺五加,又名五加皮、刺拐棒(中国东北),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商品名为五加参,原主产于黑龙江省山区,地方土名习称“老虎潦”,在日本则称为虾夷五加,而在前苏联又称为西伯利亚人参。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有“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名医别录》认为五加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等功效。刺五加于《实用补养中药一书》中记载,属于补气药,具有补虚扶弱的功效,可来预防或治疗体质虚弱之症候,滋补强壮,延年益寿。
刺五加为我国传统药材之一,系东北三省道地药材,蕴藏量据全国之首。上世纪50年代之前,刺五加市场用量很少,不超过百吨,是个“小三类品种”,不为市场所重视。进入21世纪后,市场峰回路转,刺五加药用价值及用途被充分开发和利用,引起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的密切关注,因此需求量逐年增长,价格连年上涨。刺五加应用范围拓宽,不但药用,还进入多个领域,并大量出口,2009年-2010年需求量(估算)已突破4000吨大关,成为药材市场上的主打品种之一,令多商刮目相看。
由于国内尚无具规模的刺五加繁育及刺五加产品(枝、干及嫩芽)生产基地,国内医药市场上的原料刺五加95%以上来源于野生资源,致使东北、长白山林区野生剌五加资源迅速减少。目前国内对原料刺五加需求量超过1000吨,对苗木需求量达500万株,食用嫩芽也在500吨以上,大量的市场需求会继续给原本较少的天然剌五加资源增加巨大的压力。为了从根本上控制人们对剌五加天然资源的破坏,使野生资源有效快速更新,并满足市场对剌五加原料的大量需求,进行刺五加种苗培育及剌五加经济林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由于项目产品具备优良品质,市场需求量会逐年增加,前景广阔。
利用渗漉法提取刺五加浸膏,将刺五加粗粉经过浸渍、二次加水煎煮,合并煎液,过滤并低温减压浓缩而制成浸膏,提取效率约为1000g粗粉 -> 40g浸膏。
项目区毗邻的吉林、长春两在城市有农业院校20余座,拥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等国家级、省级农业科研机构30余所,为食品区企业提供农业科技支撑。
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拟选址中新吉林食品区食品加工区,规划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本项目利用吉林、长春两大城市多数院校和科研院所(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学院等)的可研成果,进行刺五加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建成后可生产刺五加浸膏200吨;刺五加注射液1000万支;刺五加口服液2000万瓶;脑灵液(复方刺五加制剂)800万瓶。
3、项目投资额
项目总投资4.4亿元。
4、项目建设地点
中新吉林食品区。
5、项目合作方式
独资。
6、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中新吉林食品经合局
联 系 人:刘宏宇
电 话:0432-68089293
传 真:0432-64118432
邮 箱:spqjh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