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吉林省农产品品种多、品质好,且素有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习惯。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无任何污染源,生产出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品、食品、饮料全部属无公害绿色食品。因此,合隆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品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项目已在合隆经济开发区建立一处占地80亩的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基地。基地内将建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标准化厂房,引进标准化生产线,生产加工各种农产品等。使其成为全市生产规模最大、集约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齐全、产量最多的专业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目前,合隆开发区已有荣发食品、旺旺食品、华正食品等一批规模相当的大企业进驻且已开展规模生产。作为重要的农业资源大省,吉林省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长白山区是国家北药基地和特色农产品主要产区,主要特色产品有人参、鹿茸、林蛙、松茸以及木材、水果、山野菜、食用菌、中药材等松辽平原腹地,盛产玉米、水稻、大豆以及肉牛、生猪、肉禽等;科尔沁草原水草丰美,杂粮杂豆和开发水产业的良好生态条件,也是油料、糖料和细毛羊商品生产基地。这些都为吉林省的农产品加工,特别是食品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合隆经济开发区交通便利、人力资源丰富。今天的农安,全县上下突出“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着力打造食品饮料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1.1.2市场前景
(1)、重视农产品深度加工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对促进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日显突出和重要。农产品深度加工产业是农业从传统过渡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与农村经济应是同步发展的。农产品深度加工产业是经济发达地区防止农业萎缩的重要途径,是农区工农业协调发展的纽带,更是维持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产品深度加工研究是农业发展的导向,应作为战略性产业布局,在5—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应有所体现和具体规划。
(2)、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应当优先发展。近20年来,以闽省为例,各地农产品加工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仍以大量产品粗加工为主。农产品加工业整体素质差、产品档次低、生产工艺落后、转化增值能力不高,缺乏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型名牌企业。食品工业是永恒的产业,农业是食品工业的基础,食品工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直接制约着农业发展。以往普遍认为,食品工业是农业的继续和延伸,甚至认为农产品过剩了才需加工,这种观点和做法都是片面和滞后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应简单地把食品工业看作是农业的延续,而应该是农业的导向工业,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食品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优化,国民营养与健康,都有待农产品深度加工产业的发展。因此,应当制定中长期规划,予以优先发展。
1.1.3技术分析
合隆开发区食品饮品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项目,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合隆经济开发区,园区环境优雅,依山傍水,生态和谐。是一家公司+农户+基地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产业项目。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深加工的专业食品饮料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园区有先进的生产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完善的检测手段。产品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园区以302国道为中轴,在道两侧全力打造镇南广东工业园和镇北包装工业园,建设服装包装、医药化工、机械配件、农副产品深加工、热电能源等五大主导产业,建立园中园产业基地,工业区基础设施覆盖达到10平方公里以上,引领其他行业发展。为进一步发挥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作用。坚持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联合攻关、专业化发展、创新应用”为方向,全面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争取将共性技术平台、集成中试线等纳入基本建设项目,以改善研发条件、加强联合攻关为重点,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规划。优先推荐有条件、有实力的研发分中心承担公益性行业科技等项目。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节能减排、质量安全等重点,开展联合攻关,研发应用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新技术、新成果。挖掘、甄别、筛选成熟适用共性技术、工艺和设施设备,向中小型加工企业、农户和合作社推广。加强研发体系内外的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培育一批领军的研发人才和创新团队。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优势
日前,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贯彻落实农产品加工业扶持政策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积极推动落实现行扶持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通知》指出,农产品加工业扶持政策是中央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政策措施的重要内容。这些扶持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贯彻落实好这些扶持政策,有利于维护政策权威性和政府公信力,调动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不仅对农民就业增收、农业增值增效、农村繁荣稳定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改善民生起到积极作用。《通知》强调,要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政策创设。探索利用财政资金撬动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工商资本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新途径。积极主动争取地方政府扶持政策,围绕初加工、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等重要领域,着眼于共性技术与设施装备研发应用、专用原料基地、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园区建设、主产区布局、品牌建设等重要环节。
(2)人才技术优势
拥有一支包括专业管理、设计研发、生产检验和现代营销人才的高素质团队,工作人员3200人,其中管理人员330名、技术人员200余名。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具有二十多年食品饮品及农产品深加工制造经验和检验的技术人员队伍,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区位交通优势
厂区位于农安工业集中区,厂址周边公用设施齐全,具有“八通一平”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外部配套设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节省建设投资。厂区所在地交通便利,生产所需资源条件比较完备。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方案及规模
年产15万吨以上食品饮品及农产品深加工产品
1.2.2建设内容
食品饮品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占地40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厂房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办公面积5千平方米。
1.3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预测
1.3.1主要经济效益预测指标
主要经济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指标 | 备注 |
1 | 销售收入 | 万元 | 150000 | 正常年 |
2 | 利润总额 | 万元 | 31914 | 正常年 |
3 |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 | 22% | 所得税后 |
4 | 财务净现值(Ic=10%) | 万元 | 57999 | 所得税后 |
5 | 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 | a | 5.76 | 包括建设期1年 |
1.3.2社会效益分析
(1)符合食品饮品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政策及行业技术进步要求,符合可以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企业自身发展及市场需求。
(2)产品符合国内外食品饮品及农产品深加工市场的需求,产品销售前景广阔。
(3)技术成熟可靠,建设单位具有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等优势。
(4)布局合理,厂址所在地的原料、水电供应、交通运输等建设条件良好,当地政府部门在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环保措施,可确保各种污染物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构成危害,切实贯彻落实环保治理三同时原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废水等进行专项治理,可达到国家相关环保要求。
1.4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2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00万元。
1.5 项目合作方式
独资,其它方式可面谈。
1.6 项目建设地点
农安工业集中区
1.7 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正在编制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