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吉商大会
  • 政商通云平台
  • 政府
  • 经合局
  • 开发区
  • 园区
  • 投资
  • 项目
  • 专利
  • 高校技术
  • 商业
  • 项目
  • 品牌
  • 上下游
  • 金融
  • 上市
  • 基金
  • 众筹
  • 贷
  • 楼宇
  • 写字楼
  • 独栋
  • 商铺
  • 工业
  • 厂    房
  • 土地
  • 仓库
  • 吉商
  • 信用
  • 回归
  • 商协会
  • 服务机构
  • 资讯
  • 海外
  • 创客
  • 案例
  • 办事流程
  • 奖补政策
  • 注册
  • 登录
  • 商会APP
全球吉商网
找投资
  • 找融资
  • 找投资
  • 找企业
  • 找活动
  • 找信息
  • 找项目
  • 首页
  • 投资动态
  • 项目库
  • 企业库
  • 融资需求
  • 我想投资
  • 土地厂房办公
  • 活动
  • 众筹
当前位置:>吉林省优质项目库 >

吉林市高新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日期:2019-08-29


1. 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吉林高新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构建起以城市数据采集、政务通信网络、统一数据中心、城市社会管理和应急指挥联动为主要标志的“智慧管理,信息服务、应急联动、数据融合”吉林高新区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

1.1.2 市场前景

(1)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权利,城市被无可避免地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城市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紧缺、住房不足、失业、疾病等方面的挑战。在新环境下,如何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命题。“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战略被提出,将更多新技术用于构成城市的核心系统中,实现对其的感知和互联互通,进而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促进更广泛的参与,努力推进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尝试构建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条可行道路,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提速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带动卫星导航、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云计算、软件服务等多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规模推广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一百五十多个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预计总投资规模达1.1万亿元,撬动的更以万亿元计,新一轮产业机会即将到来。

根据《2015-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前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已有311个地级市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其中158个数字城市已经建成并在60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最新启动了100多个数字县域建设和3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2013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每年将选择10个左右城市进行试点,每个试点项目建设周期为2至3年,经费总投入不少于3600万元。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尽享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食品药品管理、数字生活等所带来的便捷服务,“智慧城市”时代即将到来。

(2)智慧城市需求分析

中国城镇化水平发展迅速,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7.4%,城市人口已增长至7.9亿人。同时,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保有量也快速增加。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一线城市私家车保有量年平均增速达到20%。有限的城市土地供应和快速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根据高德地图的研究,相比2015年,2016年调研的45座主要城市中有80%的城市延时拥堵指数加重。其中北上广深的出行高峰时期平均每小时拥堵时间在29分钟,对于出行居民的个人年拥堵成本达到9500元,相当于个人平均年收入的12%。事实上,城市交通拥堵反映了我国城市交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公共交通。以北京为例,人均公共轨道交通长度仅为0.2~0.3公里/万人,分别比纽约和东京低80%和52%(下图),差距明显。

从交通角度来开,智慧城市的发展可以为我国城市居民带来巨大的经济节约,从而提升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全面爆发将创造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据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规模在6万亿左右,未来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到2020年达到18.7万亿。

1.1.3 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为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关于组织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务实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关于印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制度及2016-2018年任务分工的通知》、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家住建部《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住建部《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3年度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要“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生态”,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路径探索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发展的目标和蓝图。

(2)人才优势

吉林市各级各类人才共4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万人,高技术人才11万人,技术工人32万人。吉林市现有大专院校46所,本科大学5所,专科院校3所,职业技校11所。正在洽谈并即将落户的大连外国语学院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吉林大学软件学院人才培训合作项目,以及有七所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共同建设的职教园项目,将保证每年新毕业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过万人。本项目人才优势十分突出,有利于此项目的开展。

(3)产业基础

吉林市的信息服务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在高新区落户的中石油数据中心、软银云计算基地等项目以及正在推进的北斗应用产业园项目和斯帝芬尼亚洲IT服务中心等项目,初步奠定了高新区服务外包及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发展基础。意邦数据中心和大仝、中讯等投入建设,标志着区域性云计算产业基地和软件外包基地正在加速形成。

(4)区位优势

吉林市地处中国东北腹地,南接沈阳,北通哈尔滨,西靠内蒙古,东临朝鲜。吉林市铁路以长吉主要干线向四面八方辐射。民航通航城市达30多个,国际国内和地区航线开辟40多条,国际航线可到首尔、东京和仙台。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吉林高新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城市数据采集、政务通信网络、统一数据中心、城市社会管理和应急指挥联动系统。建设基础信息一网采集录入,公共资源一网整合共享,社会管理一网跟进落实,关联数据一网查询比对,日常工作一网流转运行的智慧城市。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00万元。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运营收入由政府购买5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投资回收期6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0%。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1)本项目建成后增加了当地人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提高社会就业率做出很大的贡献。

(2)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带动当地上下游企业及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1.5 项目合作方式

合资,其他方式可面谈。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技术,可面谈。

1.7 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高新北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正在前期调研中。

2. 项目所在区域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 吉林高新区

地址: 吉林省吉林市深圳街6号火炬大厦5楼

2.2 概况

吉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吉林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中国国家级高新区,几经调整,现总规划面积147平方公里,由22.08平方公里的江南新建区和吉林市汽车工业园区、3平方公里的江北精细化工试验区(国务院批准的政策区)、108平方公里吉林高新区北部新区暨吉林市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区(以下简称高新北区)及14平方公里的秀水园区和生化园区组成。自1992年建区以来,历经20年的发展,已全部完成开发建设,目前区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集,智力资源丰富,创业文化浓郁,服务产业发达。

2017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8.2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298.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7.3亿元,同比增长6%。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力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等为主导的产业框架体系,奠定了1个千亿级(汽车及零部件)和5个百亿级(高端装备制造、电力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化工、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基础。

高新北区是吉林高新区的新区,2011开始规划,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是“十二五规划”期间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吉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区,也是吉林市的副中心,也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心腹心和重要节点区域。

自规划建设以来,已建成道路13条,总里程40公里,先后建设了包家二次变电站和经纬二次变电站,11个通讯基站投入使用,敷设供水管线近13公里,建成新北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5万吨。建设完成3个临时供热中心和1个秸秆供热中心。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多亿元,基本完成了已开发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未来,高新北区以“产业新城”为目标定位,大力发展医药健康、职业教育、信息服务和现代物流等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积极培育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推动与长春新区同质错位式发展,促进实现两区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

 新手指南
  • 免费注册
  • 立即登录
 我要投资
  • 发布投资
  • 投资信息
  • APP开发
 融资需求
  • 发布融资
  • 融资信息
  • 投资动态
 推广服务
  • 推荐投资者
  • 活跃投资者
  • 活动信息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顾问委员会
Copyright©2015-2017  吉林投资网 吉ICP备15006574号-4 长春拓维科技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站长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