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龙井市东盛涌镇,是朝鲜族民俗和历史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主要规划建设民俗风情园、水上乐园、农业采摘园、足球产业园、朝药养生园、红色教育园、延边黄牛培育园等项目。依托海兰江当地良好的区位条件、独特的气候资源条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基础、良好的内外部发展机遇、良好的产业基础条件以及全国性的政策支持条件等背景,发展特色综合旅游产业。
1.1.2市场前景
中国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既承继和阐扬了本身固有的传统文化,又积极地汲取了周边各个民族优良的文化,缔造了中国朝鲜族独有的民俗文化。
东盛涌镇朝鲜族文化历史悠久,至今完整的保留着传统的文化、艺术、礼仪、饮食、服饰、节日等民族特色,在开发文化生态旅游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小镇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活动独特,光绪初年建屯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是最具代表性的朝鲜族聚集区,被誉为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发祥地,延边州“8·15”老人节发源地,已被列为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盛涌镇充分发挥龙山村原生态的朝鲜族传统文化特色,形成传统朝鲜族特色民居、特色饮食、特色工艺品等旅游产品于一体民俗体验游。步发展成为集民俗风情游、生态观光游、休闲度假游于一体的旅游强镇。“头枕帽儿山,身润海兰江”,镇内森林覆盖率达到63%,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2级标准,被誉为天然氧吧。全镇主要街道的绿化普及率达到了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12平方米以上。实现了人文、历史、民俗、生态和特色景观有机结合。结合延龙图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延龙图新区颇具打造知名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产业的潜力。
本项目选址于龙井市东盛涌镇。东盛涌镇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龙井市东部海兰江畔,东与图们市月晴镇相邻,南与德新乡,西与智新,北与延吉市接壤,与延吉帽儿山森林公园隔江相望,距龙井市区10公里,距延边州首府延吉市10公里,处于延吉,龙井,和图们三市的交汇处,在延龙图新区中占据重要地位。本项目的成立积极抓住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在省、州、市有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下,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有力推动了少数民族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符合“延龙图一体化”战略建设东北亚区域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化旅游胜地;打造以旅游、文化产业为龙头的高起点、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战略要求,因此本项目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大部委便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指出发展美丽特色小(城)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
(2)资源优势
新区位于延吉、龙井、图们三市交界区,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延吉市小营镇、龙井市东盛涌镇、图们市月睛镇、长安镇等四个乡镇,规划面积265平方公里。核心区位于布尔哈通河与海兰江交汇处,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拥有海兰湖(国家AAAA级景区)、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高尔夫球场、东来寺、九龙山、磨盘山古迹、恐龙遗址等系列旅游文化资源。
本项目所在地东盛涌镇地处延龙图新区腹地,交通便利;毗邻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优美;海兰江贯穿全境,是延边州水稻主产区之一,素有“海兰江畔稻花香”美誉。东盛涌镇依托地位优势,以朝鲜族特色村寨、延边海兰湖风景区等为建设重点,引导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紧密结合,整合开辟民俗风情和观光农业旅游路线,海兰江民俗生态园景区被评为吉林省3A级旅游景区,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游览,还获得了全国重点镇、省级文明村镇等称号。
(3)区位优势
新区位于中国东北经济圈、图们江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的“三圈”核心区域,周边“一小时”半径内有12个对外口岸和1个国际空港,已开通北上广深、韩国首尔、釜山和日本大阪、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朝鲜平壤等25条国内外航线。高速公路贯穿新区境内,中国最美高铁可直达北京、沈阳、大连、丹东、青岛、哈尔滨等城市。从新区出发,到达延吉机场和高铁站仅需20分钟。
项目所在的东盛涌镇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龙井市东部海兰江畔,东与图们市月晴镇相邻,南与德新乡,西与智新,北与延吉市接壤,处于延吉,龙井,和图们三市的交汇处。2016年10月14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东盛涌镇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建设方案及规模
本项目拟占地500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00000 250000万元。
1.2.2项目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民俗风情园、水上乐园、农业采摘园、足球产业园、朝药养生园、红色教育园、延边黄牛培育园等。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0000万元。
表1: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人民币
序号
|
费用名称
|
投资额
|
占总投资的比例%
|
备注
|
1
|
建设投资
|
200000
|
80
|
|
2
|
建设期利息
|
|
|
|
3
|
流动资金
|
50000
|
20
|
|
|
项目总投资(1+2+3)
|
250000
|
100
|
|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20000万元,利润40000万元,投资回收期8.3年(税后,含建设期3年),投资利润率12%。
表2: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指标
|
备注
|
1
|
销售收入
|
万元/a
|
120000
|
正常年
|
2
|
利润总额
|
万元/a
|
40000
|
正常年
|
3
|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
|
13
|
所得税后
|
4
|
财务净现值(Ic=10%)
|
万元
|
25765
|
所得税后
|
5
|
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
|
a
|
8.3
|
包括建设期3年
|
6
|
投资利润率
|
%
|
12
|
所得税后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是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项惠民工程。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延龙图新区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地方的经济实力,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契机。该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项目的实施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延龙图新区龙井市东盛涌镇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计划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延龙图新区(吉林延龙图文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吉林省延边州延吉市公园路2160号
2.2概况
延龙图新区(吉林延龙图文化旅游区)成立于2016年12月,为省级开发区。新区位于延吉、龙井、图们三市交界处,作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前沿,周边“一小时”半径内有11个对外口岸和1个国际空港。新区规划面积265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面积43平方公里,主要规划有东北亚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恐龙主题文化旅游度假区、健康养生文化旅游度假区、边境民俗文化体验区及海兰江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度假区等五大功能区。
新区以绿色发展为主题,以文化旅游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构建延龙图经济一体化发展新载体、全省绿色转型发展新高地、长吉图开发开放新平台、东北亚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坐标。
新区不但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沿边开放、兴边富民、革命老区等叠加政策,还针对战略投资者投资的重大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享受优惠和便利。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启动,路网、桥梁、生态公园等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到2020年,完成起步区建设,景区景点连线成片,到2030年,建成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