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吉林省延边仙峰岭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八家子镇,东西宽19.62公里,总面积19102.23公顷。这里群山层峦叠嶂、错落有致,公园最高海拔1571米,最低点750米。海拔1000米以上为天然次生林,面积2678公顷。1000米至1250米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长约5000米的裸露的玄武岩岩石山地,占地1442公顷。每年11月末至翌年3月末,在老爷岭下的一大片松林遇有高海拔寒流时,就会形成奇特的森林雾凇及雪凇观赏带,连绵可达14公里,漫山遍野玉树琼花,仙境天成。
本项目以仙峰岭秀丽的景色为依托,建设绿色、原生态的旅游方式,充分利用当地旅游环境资源和气候条件,来满足旅游者和滑雪者的需求。该项目拟建设集休闲度假、康体运动、风景游览、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四季旅游度假区。
1.1.2市场前景
(1)滑雪产业概述
冰雪、森林与海洋被世界旅游组织认定为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三大重点资源。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冰雪旅游作为我国冬季旅游的一个热点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全国的体育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滑雪旅游恰恰是体育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这也将引发新一轮的体育旅游热,冰雪旅游休闲化成为必然趋势。如今,滑雪早已发展成为最受欢迎的冬季休闲运动之一,其大众化程度也在不断扩大。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单纯的物质追求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现在人们追求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享受,是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另外,现在人们也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体育健身同时也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如滑雪、高尔夫、马术等运动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追崇,从而催生了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滑雪旅游。滑雪旅游是依托雪资源,集参与性、趣味性、刺激性于一体的具有休闲、健身、旅游、娱乐、度假功能的体育旅游。它具有反复消费、附加值高的特点,综合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随着滑雪旅游活动的不断升温,大批量的滑雪爱好者对滑雪运动的需求已不仅仅限于冬季,建设四季滑雪场已成为一种趋势。
(2)国内滑雪场发展情况
根据国内滑雪市场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我们将中国滑雪产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6—2000年,为中国滑雪产业的萌芽期,此阶段,主要以“亚布力”为龙头,辐射到东北及其他有天然雪的区域,滑雪场数量增长缓慢,到2000年全国雪场不超过50家;第二阶段是2001—2010年,为中国滑雪产业的初步发展期。“延庆石京龙”作为京郊首家雪场,开创了国内人工造雪系统应用的先河,带动京郊、崇礼乃至整个华北地区迅速形成雪场投资热潮,为全国大众滑雪运动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密云南山”和“崇礼万龙”作为两家优秀的雪场代表,以其持之以恒的投入和精益求精的管理,为全国各地的雪场投资、建设及运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至2010年,国内滑雪场总数达到270家;第三阶段是从2011年开始,为中国滑雪产业的高速增长期。以“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以及“崇礼密苑云顶乐园”两个大规模滑雪度假类项目建成开业为标识,国内大众滑雪不仅只作为一种运动形式存在,而是朝着以家庭为单位出行的旅游度假生活方式的方向迈进。之后,万科松花湖国际度假区的闪亮登场,以及亚布力、北大壶、万龙等老牌雪场大规模增加度假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在东北和华北区域打造了一批滑雪度假的目的地。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小型滑雪场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5年内,国内滑雪场数量增长110%,达到568家;滑雪人次相比5年前增长98.4%,达到1250万人次。由此可见本项目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3)市场需求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预期,未来10年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公民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旅游条件的改观,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推动,我国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总收入将占全国GDP的8%。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也提出,到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占GDP的8%,实现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国家重视发展旅游产业,旅游项目目前产业基础良好,发展空间巨大。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冰雪运动全民普及,优化提升。以青少年为重点,全力引导大众参与冰雪运动,推广冰雪健身休闲项目,丰富冰雪赛事活动,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参与冰雪运动需求。优化项目布局,遵循冰雪运动规律,提高冰雪运动水平。
吉林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把培育冰雪运动潜在群体作为发展冰雪产业的核心使命,形成高品质的冰雪体验与生活方式,提供世界级冰雪产品与服务。
延边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向北开放的重要节点,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和“前沿”,同时享有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等至少6个“国字号”政策。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经济发展软环境测评始终名列我省前茅,是国内最适宜投资的地区之一。
(2)交通优势
滑雪场距延吉市97公里,离长白山110公里,是通过202省道到长白山旅游的必经之地,是延吉、和龙、长白山三角地带的中心枢纽。交通便利
(3)区位优势
项目所在地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温暖潮湿,冬季寒冷干燥。选址三面环山,以南侧山顶为中心向北侧形成背风坡,落差高达701米,雪质绵软,雪期长达6个月,积雪厚度1-2米,年平均风速2-3米/秒,形成的雪质极利于开发滑雪项目,是可建设成为满足国际滑雪赛事的极佳场地。
(4)旅游资源优势
延边坐落在长白山北麓,有山皆绿,有水皆清,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8处,森林覆盖率达80.5%,是吉林省乃至全国公认的“天然氧吧”、“生态后花园”和“最佳生态环境投资城市(地区)”, 2017年达到AQI指数好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323天,是最美中国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143.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国内游客2084.60万人次,增长16.5%;国外游客59.26万人次,下降17.1%。全年实现旅游收入404.99亿元,增长20.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87.10亿元,增长23.0%;国外旅游收入17.89亿元,下降11.0%。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方案及规模
本项目总规划面积为1647.5公顷,其中建设用地131公顷。
1.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主要工程包括山地滑雪场工程、滑雪场营地工程、乡村旅游体验中心、生态保护工程等。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15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60000万元。
表1: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费用名称
|
投资额
|
占总投资的比例%
|
备注
|
1
|
建设投资
|
160000
|
75
|
|
2
|
建设期利息
|
|
|
|
3
|
流动资金
|
55000
|
25
|
|
|
项目总投资(1+2+3)
|
215000
|
100
|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3.2资金筹措
建设单位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营业收入204000万元,利润61400万元,投资回收期4.5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8.5%。
表2: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指标
|
备注
|
1
|
营业收入
|
万元/a
|
204000
|
正常年
|
2
|
利润总额
|
万元/a
|
61400
|
正常年
|
3
|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
|
25
|
所得税后
|
4
|
财务净现值(Ic=10%)
|
万元
|
54200
|
所得税后
|
5
|
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
|
a
|
4.5
|
包括建设期1年
|
6
|
投资利润率
|
%
|
28.5
|
所得税后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建设仙峰滑雪场项目,对拉动地方经济和扩大内需都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开展滑雪体育旅游等项目能够产生“聚集效应”,带动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产业发展,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次,开展滑雪体育旅游有利于弥补淡季客源不足问题,做到淡季不淡。除此之外,滑雪产业具有一定现代化程度和高科技含量,本项目的实施,能带动滑雪旅游产业相配套的滑雪机械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长白山地区提供就业机会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即“修了一个滑雪场,拉动了一条旅游线,带富了一个旅游区”。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谈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和龙市八家子林业局仙峰林场境内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计划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省和龙市经济技术合作局
地址:吉林省和龙市文化路24号
2.2概况
和龙市位于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南部,坐落在长白山脚下,与朝鲜隔江相望,边境线长165公里,总面积5069平方公里,是图们江、海兰江的发源地,金达莱的故乡,素有“长白山下金达莱,最美中朝边境线”之美誉。和龙市围绕着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创造性的提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立足和龙市市情,结合自身区域优势,打造具有和龙特色的“一带一路”。以建设平岗绿洲文化旅游区、崇善跨境旅游区及南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为重点,打造黄金三角经济带,牢牢把握国际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城市发展方向,全力把和龙市建设成为东北亚图们江区域的“文化健康之城、旅游体验之城、开放物流之城”,全面推动和谐、美丽、幸福和龙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文化健康之城。和龙市有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优势。1200年前,古渤海国在这里建都立业,古渤海文化和盛唐文化交相辉映;和龙市是朝鲜族聚居区之一,22万人口中朝鲜族比重达53%,这里的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浓郁的民俗文化及饮食文化是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和龙市是健康养生的圣地,是世界长寿之乡、世界老年宜游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7%,正在全力塑造“世界林下参之都、中国地窖辣白菜之乡、皇家贡米之乡、长白山下有机蔬菜基地、全国冰泉鱼之乡”五大品牌,打造国家绿色有机食品基地。
旅游体验之城。和龙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座“极目处尽是风景,风景更在云天外”的大美之城,拥有仙峰国家森林公园、图们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渤海中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仙景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国字号的“四园一区”,被人们誉为中国北方的“三亚、九寨沟、韩国济州岛”。
和龙市依托上下长白山旅游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民俗旅游,随处可见的朝鲜族农家旅馆,让游客们身临其境体验朝鲜族民俗文化。借助朝鲜开发茂峰国际旅游特区契机,正在推进中国(崇善)朝鲜(茂峰)跨境旅游经济合作区项目建设。
开放物流之城。和龙市拥有南坪、古城里两个对朝国家级口岸。2015年3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和龙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为开放的和龙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通过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新平台,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两个资源”,发挥产业互补优势,深入开发朝鲜矿产、海洋、农副等领域资源,发挥近海临港便捷优势,加快推进通道互联互通,承接中蒙大通道,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辐射东北亚区域国际化、现代化、产业化的物流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