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项目位于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规划新建生产节能高效汽车变速箱齿轮生产线及配套的检测、化验、调质等设施。实施规模化生产,达到年产5万套汽车变速箱总成、500万件变速齿轮及配套轴的生产规模。
1.1.2市场前景
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又称变速箱。变速箱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有些汽车还有动力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普通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一般用滑移齿轮和同步器等。变速箱目前主要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是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
随着中国汽车新兴市场的崛起,汽车消费量急剧上升,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各大国际汽车巨头势在必夺的重要市场。同时,随着发达国家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国际大型汽车制造商为了保持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纷纷将生产制造基地转移至中国、印度等具有较强汽车需求潜力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国际上知名整车厂商基本上都已经在我国合资设厂,并寻找国内零部件配套厂商。汽车零部件采购的本土化,将为包括齿轮、变速箱在内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变速箱市场,年需求量高达1000万台,超1500亿元。随着中国品牌影响力的增强,核心零部件的竞争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市场格局中,一方面国内汽车市场巨大的潜力为变速箱行业提供了增长空间,汽车市场每年以超过5%的市场增量递增;另一方面,国内现有的变速箱生产企业大部分采用传统工艺生产。近年来,通过改变设置,调整变速箱内部结构,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给国内汽车变速箱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国内生产的变速箱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汽车市场,每年需从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大量进口,全国每年进口自动变速箱比例达到85%。因此,传统汽车领域在变速箱部件需求方面有较大的市场缺口。
预计到 2020 年自主乘用车自动变速箱市场空间增量可达 740 亿元。
自主乘用车自动变速箱市场空间预测
|
-
|
2016
|
2017E
|
2018E
|
2019E
|
2020E
|
国产品牌乘用车销量(万辆)
|
1050
|
1081
|
1128
|
1200
|
1288
|
自动变速箱占比(%)
|
27
|
35
|
43
|
51
|
59
|
自动变速箱需求量(万台)
|
284
|
378
|
485
|
612
|
760
|
CVT 自动变速箱需求量(万台)
|
73
|
97
|
125
|
157
|
195
|
DCT 自动变速箱需求量(万台)
|
122
|
162
|
208
|
262
|
326
|
AT 自动变速箱需求量(万台)
|
89
|
119
|
152
|
192
|
239
|
CVT 市场空间预测(亿元)
|
58
|
78
|
100
|
126
|
156
|
DCT 市场空间预测(亿元)
|
128
|
170
|
218
|
275
|
342
|
AT 市场空间预测(亿元)
|
89
|
119
|
152
|
192
|
239
|
市场空间(自主)(亿元)
|
276
|
367
|
470
|
593
|
736
|
变速箱匹配与发动机排量也存在一定关系。通过大数据分析,直观来看,发动机排量越高,配备MT变速箱的比例越低。其中,MT变速箱又主要匹配在1.0L-1.6L发动机上,其次为1.5T-1.6T发动机。AT变速箱占据自动变速箱主要份额,其中尤以1.0T和1.8T及以上发动机占比最高。
由于我国汽车消费升级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因而,我国汽车自动变速箱也正伴随中国汽车工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间。另外,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持续突破,实现了话语权的提升,而这正是我们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再则,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都急需动力高度集成的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依旧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变速箱历来是汽车产业的兵家必争之地。进入理性调整期的中国汽车市场的显著特征是基数大、增幅小、市场趋于成熟、结构趋于合理,这些特征决定了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必然是品牌与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竞争,自动变速箱将是这轮竞争中最激烈的焦点之一。轻量化改进、促进节能减排、提升车辆燃油经济性是当前所有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在进行的首要工作,变速箱在推动节能减排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本土乘用车变速箱企业凭借地缘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在传统汽车领域的庞大需求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并且将在与国内外大型知名厂商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经验,这将大大促进国内乘用车变速箱企业的发展,提升本土乘用车变速箱企业在全球零部件制造业中的地位,前景广阔。
1.1.3技术分析
产品设计阶段引入三维建模技术,在实用基础上节约成本,提高产品精度,造型美观,方便生产制造。
生产加工阶段根据不同产品的质量、工艺要求,分别引进冷、热加工技术以及数控加工技术,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对产品进行分类精密加工处理,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工艺要求,提高生产效率。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有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入“十三五”,国家对于汽车行业的政策还会继续调整,把企业进一步推向市场,如准入政策的放开、补贴政策的退坡、合资政策的改变、国企改革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
(2)产业优势
长春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生产制造基地,并且是中国最大、最具竞争力的汽车工业城市。一汽解放、一汽大众、一汽丰越等整车制造业坐落于长春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中、重、轿”三大系列多车型的产业格局。
长春市拥有庞大的零部件供应商进行配套生产供应,有一汽富维、杰克赛尔空调、一汽铸造、一汽锻造、一汽模具中心等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配套体系和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零部件制造企业集群,从机械设计到生产制造加工,全方位全体系无缝对接,多年来支撑着整车体系不断的高速运转,为长春市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3)人才优势
长春市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集中,拥有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30多所大专院校和包括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光学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驰名中外的100多所科研机构。同时还拥有700多所各类中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4万多人,其中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教授和研究人员近千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万人,可谓科研装备精良,人才资源丰富,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知识密集区。
(4)区位交通优势
农安距长春市区60公里,距长春龙嘉机场90公里,距大连港口700公里。珲乌高速(农安段)及辅道于2011年竣工通车后,县城至省会长春只需半小时,处于长春1小时经济圈内。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方案及规模
项目年产5万套汽车变速箱总成、500万件变速齿轮及配套轴。
1.2.2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主要新建生产节能高效汽车变速箱齿轮生产线及配套的检测、化验、调质等设施。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6000万元,其中建设资产投资22000万元。
表1: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人民币
序号
|
费用名称
|
投资额
|
占总投资的比例%
|
备注
|
1
|
建设投资
|
22000
|
84.6
|
|
2
|
建设期利息
|
|
|
|
3
|
流动资金
|
4000
|
15.4
|
|
|
项目总投资(1+2+3)
|
26000
|
100
|
|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46500万元,利润5000万元,投资回收期6.2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4%。
表2: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指标
|
备注
|
1
|
销售收入
|
万元/a
|
46500
|
正常年
|
2
|
利润总额
|
万元/a
|
5000
|
正常年
|
3
|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
|
17
|
所得税后
|
4
|
财务净现值(Ic=10%)
|
万元
|
2541
|
所得税后
|
5
|
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
|
a
|
6.2
|
包括建设期1年
|
6
|
投资利润率
|
%
|
24
|
所得税后
|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本项目选址长春市农安经济开发区,长春市坐拥国内汽车行业龙头企业一汽集团,在整车生产的技术以及数量上拥有庞大的优势和需求,本项目能够填补长春地区汽车制造对变速箱总成及相关配套件的产能要求,而且得益于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在物流运输方面可以大幅度的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项目的建成有利于促进本地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社会效益明显。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农安经济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计划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农安经济开发区
地址:农安经济开发区
2.2概况
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历经了市级经济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吉林省工业强区。开发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目前已吸引268户企业入驻,形成了“五园五业”(五园:机械加工配套产业园、广东工业园、服装包装园、现代物流产业园、热电建材园;五业:机械加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服装包装业、医药化工业、热电建材配套业)的产业布局。
区位优势突出。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南联长春、北接农安,东西分别与宽城经济开发区、绿园经济开发区毗邻,为长春市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带。距离长春市区10公里、长春龙嘉国际机场50公里,G12高速、302国道、长白公路和长白铁路穿境而过,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
基础设施完备。区内基础设施已实现“八通一平”。气网:引自伏龙泉气田的优质天然气,日供应能力为20万立方米;热网:由华能长春热电四厂的集中供热,供热能力达到400万平方米;水网:来自长春市城市供水系统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3.5万吨;电网:由两个变电所提供双回路供电,变电容量为9.3万KVA;路网:已建成“五纵五横”高标准道路2万延长米,覆盖面积10平方公里。
服务环境优良。开发区采取 “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方式,为入区企业提供保姆式贴身服务;利用区内的司法警官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可为企业培养、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承接长春市近距离辐射,整合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2003年被吉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5年归入宽城区行政区划;合隆镇是全国“发展改革示范镇”、全国“统筹推进城镇化示范镇”、全省“经济十强镇”、吉林省特色城镇化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