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基本情况
哌嗪是乙撑胺系列中主要的品种之一,它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哌嗪产品有无水、三水和六水三种,六水哌嗪国内仅有东北制药六厂等少数制药企业生产,总生产能力不足300t/a,无水哌嗪基本上没有生产。在医药生产中,以三水和六水哌嗪为原料生产的药品,由于其分子中含有结晶水,使药品质量难于达到国际药典中的标准,且在储存上存在一定问题。为了满足医药工业的需求,每年需进口无水哌嗪近3000吨。
近年来国际哌嗪市场较为稳定,产能约4万吨/年,产量维持在2万吨左右。在全球范围内,70% ~80%的无水哌嗪用于医药中间体的制备,其余用于纺织染整助剂、橡胶硫化促进剂、防腐剂、抗氧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聚氨酯生产助剂、脱碳活化剂等领域。
国内目前需用无水哌嗪的制药企业有80余家。生产能力为4000吨/年,产量为2000吨/年,净进口4000吨/年,表观消费量为6000吨/年,对外依存度为67%。预计2020年我国无水哌嗪表观消费量将达到8500万吨。
本项目建议采用一乙醇胺法作为首选工艺。以一乙醇胺为原料合成哌嗪的工艺最早在国外是在氢气加压条件下与过量氨反应,在镍、铜、钴的氧化物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哌嗪。反应压力一般在5-25MPa,温度随压力变化而在160-300℃的范围内变化。
技术来源:美国M&K和亨斯曼公司。本项目建议采用一乙醇胺法,本工艺优点是工艺简单、投资少,缺点是原料消耗高、副产物多、成本高、设备腐蚀重。
长珲高速公路、哈大高速公路穿区而过,距离长春龙嘉机场仅76公里,距吉长城际铁路吉林站1.2公里,年物流储运能力超过3500万吨。园区的建设缩短了中油集团等国内顶级化工企业的产品销售半径,形成了化工产品就地转化,并向朝鲜、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周边市场拓展的区域性化工物资集散地。
吉林化工园区成立了开发公司作为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主体,并引入了国际领先的污水处理、工业气体公司,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设施保障,以提升园区公共配套层次,打造优良的产业发展平台。目前,园区的道路、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管廊等已经初步形成体系,能够满足园区内现有和近期建设项目的生产需要。
园区现有中高级技术人才3.8万人,技术工人10余万人,省级科研机构11家,研发实力雄厚。每年进行科技创新投入超过15亿元,特别是中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设计院等科研单位在化工科研和设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上游:原料为一乙醇胺和氨。下游:本产品主要用于药品生产,耗用哌嗪量最大的药品为喹诺酮类,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性,对常见的敏感菌株感染特效,而且对临床难治的耐药菌株感染也有效。因此,本项目市场前景非常好。
2、项目建设内容
年产0.5万吨无水哌嗪,项目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厂房、行政办公楼并购置有关生产设备等。
3、项目投资额
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
4、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化工园区。
5、项目合作方式
独资。
6、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吉林化工园区经合局
联 系 人:陈铁良
电 话:0432-63030639
传 真:0432-63020240
邮 箱:longtanmai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