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奖补政策 > 正文

探寻人才回流长春背后的“向心力”


2018-04-09 来源:中国吉林网及电子报 | 阅读量:1728


因为信心源于情感

——探寻人才回流长春背后的“向心力”

本报记者温斯琪

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近20年留美工作经历的张立华博士,将回国创业的首个地点选在了长春,去年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万元。最近,张立华正忙着牵头组建“吉林省东北亚智能机器人与无人系统研究院”,为全省相关领域产业链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平台服务。

留下来,因为信心,源于情感。两年来,我市年均新增人才近3万人,留长大学生人数和返乡创业人数持续增加,人才总量达到114.7万人。从“北雁南飞”到“孔雀来兮”,长春人才流动情况悄然发生着改变。

引凤来栖

发展是一座城市吸引人才的魅力所在。经济的增速、城市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游子心系家乡、反哺家乡,也为长春的人才队伍结构带来转变。目前,全市有各类高端人才11.5万人,2017年返乡的“千人计划”专家增加4人,“万人计划”专家增加14人。

“纵有兵卒千万,仍需良将伐谋。”对于一方发展而言,人才是先拔头筹的关键,怎么争都不为过。

“当初看重的就是这个城市的发展和潜力!”说起选择长春的初衷,张立华的回答简单而直接。

在高性能计算、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等领域拥有极深造诣的张立华,回国之初受到各地争抢。为了揽才,我市相关部门多次邀请张立华面谈,向他详细介绍长春的发展趋势、未来空间及人才产业政策等。颇受感动的张立华在长春创办了博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之后相继被纳入“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吉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分别获得80万元、100万元资金支持。

在张立华看来,企业发展如此之快,离不开长春在相关产业领域的布局。他说:“这两年,长春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在相关行业给予颇多政策支持,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

助凤展翅

从城市到乡村,从创建创客园到返乡创业,我市的“帮扶之手”宽厚有力,不仅托起了高端人才的事业梦,也吸引着草根创业者归乡创业。近两年,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和创业成功率始终保持10%以上的增幅。

“政府不但帮助办理了贴息贷款,减免了税费,还提供免费的创业场所。在家就能当老板,为啥还要抛家舍业到外地打工!”说这话的是张晓宇,他曾经是一名外出打工者,但始终没有放弃创业的梦想。2017年,张晓宇得知家乡农安县出台了返乡创业新政后,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如今,他创办的从事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公司已直接或间接带动50名农民就业。

回乡一人,致富一方。目前,我市各级各类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在各乡镇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民工可以享受与城镇创业人员相同的贷款、贴息和项目扶持政策。

“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愿意回来拼一把。”这是许多回乡创业者的心声。

筑巢蓄力

“暖流计划”、人才新政……截至目前,我市已出台与引人、留人、用人有关的政策近30个、200余条。就在前不久,我市还在积极研究如何进一步为留长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

诚意留才,全市高校毕业生“回流”趋势开始显现。据统计,2017年省内高校长春生源共4.2万人,留长就业3万人,本地就业率达到71.41%,较上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省内其他地区及外省生源留长就业2.5万人,较上年提高13.6%。

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高素质潜力人才,是长春未来发展的储备力量。毕业于吉林大学的王满鑫,现在是长春新区的一名科技研发人员。“毕业的时候,本来想去一线城市发展,或者回到老家安徽,但是长春新区的建设让我找到了用武之地。”王满鑫告诉记者,班级里像他一样留在长春就业的还有8名同学,他们都喜欢这座城市的“人情味儿”。

“留在一个城市,除了个人发展空间,还有很多情感纽带。”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策层面,长春已经走在了全国“第一方阵”,这些政策不局限于经济层面,还更多地考虑到人才的归属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