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投资指南 > 正文

第十一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将邀万余境外客商与会


2017-06-16 来源:中新网吉林新闻 | 阅读量:1685


6月15日 吉林省副省长李晋修15日在北京介绍,第十一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总体规模设定为10万人,其中境外客商1万人。届时还将邀请东北亚五国副部级以上经贸高官、国外现职副部级以上政要、东北亚五国驻华大使及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参会。

当天,第十一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李晋修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仍处困境,我国经济发展面对诸多挑战。如何坚定发展信心,强化得力举措,更好地发挥东北亚博览会的平台作用,充分发挥独特功能和作用,为吉林乃至东北新一轮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是我们谋划本届博览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秉承面向全世界,服务东北亚的宗旨,围绕创新、开放、包容、合作的主题,坚持提升层次,拓展领域,追求实效,绘就东北亚区域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

一、围绕国际交流合作,搭建投资贸易新平台。本届博览会将开展国际经贸、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等领域交流合作,整合国内外各类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东北亚博览会的平台效应。主要体现两点:一是扩大国际经贸合作。高标准设置香港商品馆、台湾商品馆和国际商品馆,全力提高现场成交额;举办第三届服务贸易大会,推动服务贸易“走出去”,打造新的外贸增长极;举办中国(吉林)—东北亚跨境电子商务峰会,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二是推动国际投资合作。举办第五届世界产业领袖大会,推进吉林对外开放合作;举办首届东北亚华侨华人经济文化论坛,承办世界越柬寮华人团体联合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充分利用侨商资源,吸引广大海外华侨华人来吉林投资兴业。

二、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主要考虑三个模块: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方面:举办第九届东北亚合作高层论坛,结合“推动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促进东北亚区域互联互通和包容性发展”主题,开展国家间高层对话,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向东北亚辐射延伸。加强经贸人文交流方面:举办第二届中日韩地方政府合作会议暨经贸项目对接会、东北亚商协会圆桌会议、第六届东北亚智库论坛等活动,加强交流,深化情谊,推进协调发展。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方面:举办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大会,推进吉林省对外开放合作;首次承办中国与非洲四国产能合作暨企业对接研讨会,加强装备制造等领域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三、围绕吉林制造业优势,打造智能制造新亮点。当前,智能制造已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核心内容。本届博览会将突出智能制造主题,在“展”与“会”上打造新亮点,促进吉林制造业转型升级。首次设置智能制造主题馆,集中展示智能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技术应用、3D打印等国内外先进的产业及产品,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探索发展互联网+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新模式,重塑吉林省制造业竞争优势,加快“吉林制造”向“吉林智造”转变。创新开展会议论坛及对接活动。首次邀请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军企业参会,深入研讨国际智能产业发展趋势,推动新技术深度融合,有效延伸智能制造产业链条。积极邀请智能制造企业与吉林省企业开展对接洽谈,力争引进一批智能项目,带动吉林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四、围绕东北新一轮振兴,增添转型发展新动能。主要体现三类功能:一是服务优势产业发展。发挥我省医药健康产业特色优势,设置食品医药馆,举办吉林—台湾健康产业项目交流对接会、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二是助推服务业发展攻坚。设置文化旅游馆,突出文化旅游产业引领带动效应,展示境内外优秀文化创意产品,推介优秀旅游资源,提升文化旅游影响力。三是推介投资环境和项目。设置对外开放合作展示馆,展示吉林省各地产业发展情况,举办吉林省投资合作说明会及市州专题对接会,推介重大投资项目和投资环境,力促签约落地一批重点项目。

五、围绕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东北亚博览会新活力。现在,大家对博览会的期待越来越高,办会的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应在创新上下功夫。在顶层设计方面:本届博览会增加中国贸促会为主办单位,我们将借助其广泛联系工商界的渠道优势,提升博览会层次,扩大影响力。在客商邀请方面: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汇报衔接,请求支持,保证高层领导出席,切实提升博览会层次;加强与中国国际商会、台湾贸易中心等20多家国际商协会合作,保证国内外一流企业参会参展。在展会布展方面:按照国际化标准,全部特装展示,追求展区的整体性、协调性、时代感,力求达到树立形象、吸引客户、促进合作目的。


李晋修表示,9月1日至5日,第十一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将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东北亚博览会成功举办十届以来,展会规模、水平、成效、影响力都有了新的提高。今年,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拓展领域,创新举措,力争把第十一届东北亚博览会办得更好、更精彩。